四、 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1. 阴虚火旺
主要证候: 五心烦热, 梦遗早泄, 口燥咽干, 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 脉细数。 精液黏稠, 难以液化。
治法: 滋阴降火, 活血化精。
方药: 知柏地黄丸。 方中以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 再加知母、 黄柏以泻虚火除内热。
2. 肾阳虚损
主要证候: 腰膝酸软, 畏寒肢冷, 头晕耳鸣, 小便清长, 或小便淋漓, 或伴阳痿。 舌淡苔白, 或边有齿痕, 脉沉细或沉迟。 精液色淡白或胶冻状。
治法: 温补肾阳, 化浊益精。
方药: 济生肾气丸。 药用熟地黄、 山茱萸(制)、 牡丹皮、 山药、 茯苓、泽泻、 肉桂、 附子(制)、 牛膝、 车前子。
3. 肾阴阳两虚
主要证候: 面白肢冷,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健忘多梦, 或阳痿、 早泄,舌淡少苔, 脉细弱。 精液色灰有凝块。
治法: 温肾益精, 佐以化浊。
方药: 六味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 药用知母、 黄柏、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枸杞子、 覆盆子、 菟丝子、 车前子(包煎)、 泽泻、 茯苓、 丹皮、 龟板、鳖甲等。
4. 湿热内蕴:
主要证候: 身重神疲, 口干欲饮而饮不多, 小便短赤或淋漓不尽, 腰痛,或有白浊物溢出, 甚或滑精。 精液黏稠或有凝块, 或色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法: 清热利湿, 分清化浊。
方药: 萆薢分清饮。 药用萆薢、 石菖蒲、 茯苓、 车前子、 白术、 丹参、 莲子心等, 诸药合用, 共奏清利湿热, 分清别浊之功。
5. 瘀痰阻滞
主要证候: 胸脘痞闷, 口渴不欲饮, 舌质淡紫, 或有瘀斑, 苔腻, 脉滑。精液静置不液化, 可见凝块。
治法: 燥湿化痰, 行瘀通窍。
方药: 二陈汤合失笑散。 方用半夏、 陈皮、 茯苓、 生姜、 蒲黄等。
(二)西医治疗
抗生素应选择高度脂溶性、 碱性、 抗菌广谱、 对支原体及衣原体也有效的药物为宜。 同时选择精液中白细胞含量高者, 疗效更加显著。
(三)饮食治疗
1. 补锌和镁能改善精子不液化
成年男人每天需要的锌为15 mg, 但由于吸收的量通常会小于补充量, 因此, 每天最好补充量>15 mg。 镁能提高精子的活力, 所以在补锌的同时, 还要注意补充镁, 以达到“双管齐下” 的目的。
一般来说, 补锌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口服锌制剂, 但人体摄入过多的锌, 很容易引起锌中毒, 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另一种是吃一些含锌的食物, 如海产品、 芝麻、 花生、 苹果、 香蕉等。 富含镁的食物为豆类、 紫菜、 燕麦等。
2. 一品山药、 枸杞羊肾粥、 核桃仁炒韭菜、 冬虫夏草鸭等同样也能改善精子不液化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