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的认识

一、 中医学对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的认识

女性特有的生殖脏器的名称有女子胞、 子门、 阴器、 廷孔及胞脉、 胞络等。

女子胞是女子主要的生殖脏器。 《素问·五脏别论》 指出: “脑、 髓、 骨、脉、 胆、 女子胞, 此六者皆地气所生也, 皆藏于阴而象于地, 故藏而不泻, 名曰奇恒之腑。” 脏腑之中, 脏乃藏精气而不泻, 腑则传化物而不藏。 女子胞形似腑, 而功能似脏, 具有定期藏泻的作用, 故称为奇恒之腑。 《类经》 说“女子之胞, 子宫是也, 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 女子胞还有子门通于外之说。 《灵枢·水胀》 说: “石瘕生于胞中, 寒气客于子门, 子门闭塞, 气不得通。” 子门, 乃子宫之门, 即现代解剖学之宫颈口。

与女子胞相联系的有胞脉、 胞络。 《素问·评热病论》 曰: “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胞脉者, 属心而络于胞中。” 《素问·奇病论》 说: “胞络者系于肾。” 胞脉, 即隶属于子宫的血脉。 由于心主血脉, 故胞脉属心。 胞脉把阴血下注于子宫, 以维持子宫的正常功能。 若胞脉闭阻, 则月经不能正常来潮。 胞络, 是子宫的络脉, 具有维系子宫的作用。

前阴, 即外生殖器, 指生殖器外露的部分。 《素问·厥论》 指出: “前阴者, 宗筋之所聚, 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前阴的主要部分为阴器。 《灵枢·经脉》 曰: “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 抵小腹。” 女子的阴器包括阴蒂、 阴道前庭及大、 小阴唇等上、 下、 左、 右四个部分。 《诸病源候论》 称之为“四边”, 《校注妇人良方》 又称之为“阴户”。

女性前阴重要的解剖部位是廷孔。 《素问·骨空论》 指出: “督脉者, 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 女子入系廷孔, 其孔, 溺孔之端也。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 溺孔即尿道口, 廷孔即阴道口, 篡间即肛门。 张志聪注释: “廷孔……尿孔之端, 妇人之产门也。”

《灵枢·经脉》 指出: “胆足少阳之脉……绕毛际……” 毛际相当于阴阜,乃阴毛生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