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精液异常
精液由精浆和悬浮其中的精子组成。 精浆的作用是提供输送精子和营养精子的基质, 主要由3 部分组成: (1)尿道腺和前列腺分泌物; (2)附睾、 输精管分泌液; (3)精囊液。 精浆的主要成分是水, 约占90%以上, 其他成分有脂肪、 蛋白质颗粒、 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 游离氨基酸、 无机盐、 酶类、 果糖、胺类等。 精浆异常主要有精液量异常、 液化异常和酸碱度改变等。
(一)精液量异常
1. 精液量过少
一般情况下, 每次射精的精液量为2 ~6 mL, 如果少于1 mL, 称为精液量过少, 但应排除频繁性交所致的暂时性精液量过少。 造成精液量过少的原因大致有3 类。
(1)性腺功能减退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尤其是FSH、 LH 分泌量减少, 睾酮水平下降。 这些内分泌激素的缺乏最终必然导致附属性腺分泌功能的减退。
(2)附属性腺感染, 如前列腺炎、 精囊炎、 附睾病变等。
(3)输精管道和尿道的狭窄、 憩室等。
2. 精液量过多
一次射精精液量超过6 ~8 mL, 可以视为精液量过多。 本病发生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附属性腺的感染有关。 在该类不育症患者射出的精液前半部分质量较好, 精子数量集中, 后半部分精液质量相对差些, 精子数量少。
(二)精液不液化
正常精液射出时呈凝胶状, 因为精液中含有精囊腺分泌的凝固蛋白, 它可以防止精液随性交动作逆流出女性生殖道。 精液在女性生殖道内或体外15 ~20 min将液化成水状, 这是受前列腺液中的一系列蛋白水解酶的作用所致。 在液化后的精液中精子才能充分活动, 当前列腺有感染或附属性腺功能不佳时,这些蛋白水解酶分泌量减少, 导致长时间精液不液化现象, 精子难以穿过女性生殖道, 不能与卵子相遇而引起不育。
(三)精液酸碱度异常
正常精液略偏碱性, 酸碱度(pH)为7.2 ~8.0。 pH 值>8.0 多见于急性附属性腺炎症, 如附睾炎患者。 慢性附属性腺炎症、 先天性精囊缺如或精囊功能下降、 射精管阻塞都可以使精液pH 偏酸, 酸碱度异常可使精子活力降低甚至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