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因病理

一、 病因病理

(一)中医病因病机

精索静脉曲张病位在肝、 肾; 病因则有先天不足、 肝肾两亏、 寒凝气滞、气血瘀阻、 劳力过度等; 其基本病机在于瘀血内停, 阻于络脉, 致使局部络脉壅阻而为患。

1. 外感寒邪

肝脉绕阴器, 外感寒邪或阴寒内盛, 凝滞肝脉, 肝脉气滞血瘀, 络阻筋曲而成本病。

2. 饮食不节

饮食伤脾, 脾虚气陷, 行血无力, 血运不畅, 停而为瘀; 或过食肥甘, 湿热内生, 流注下焦, 壅滞脉络, 血瘀下焦脉络, 遂生本病。

3. 七情内伤

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 疏泄失司, 气机郁滞, 血脉瘀阻, 下焦瘀滞日久,络脉显露于外, 遂成本病。

4. 劳力过度

恣情纵欲, 伤耗精血, 筋脉失养或劳力过度损伤筋脉, 筋脉弛缓不收, 遂致本病。

(二)西医病因病理

1. 精索内静脉瓣膜异常或缺如

由于左侧精索内静脉回流入左肾静脉, 而肾静脉的压力高于精索内静脉的压力, 精索内静脉瓣膜起着阻止血液返流的作用, 若精索内静脉的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 则导致血液返流。 尸检亦发现男性左侧精索内静脉近肾静脉处瓣膜阙如者约占40%, 瓣膜功能不全者约占10%。 另外, 在临床上也发现,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作静脉造影时存在血液返流, 但也发现一些临床上虽无精索静脉曲张, 却存在精索静脉瓣膜病变和血液返流。

2. 左侧精索内静脉直角注入左肾静脉

左侧精索内静脉与右侧精索内静脉入髂静脉不同, 这种解剖学上的原因使血液回流困难, 由于入肾静脉时呈直角且左肾静脉内压力高, 在直立体位时更增加了回流的困难而极易导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然而任何男子都存在这种解剖上的因素, 因此显然不能解释这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 当某些患者长期处于直立位的体力劳动, 这种因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另外, 左侧精索内静脉较右侧长8 ~10 cm, 使左侧血液回流阻力增加, 这可能亦是左侧精索静脉容易发生静脉曲张的一个因素。

3. 钳夹现象

经解剖学研究证实, 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可能受压,影响精索静脉回流, 形成所谓近端钳夹现象; 而右髂总动脉或压迫左髂总静脉, 使左输精管静脉回流受阻, 形成所谓远端钳夹现象。

4. 精索肌纤维鞘萎缩和松弛

精索静脉由精索内、 外筋膜与提睾肌组成的肌纤维鞘包绕, 这一肌纤维鞘有促进静脉回流的作用, 还具有防止静脉过度扩张的功能。 若精索肌纤维鞘萎缩和松弛, 这些功能减弱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病理检查也证实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提睾肌萎缩。 但有人认为这是由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病理改变, 而不是其病因。

5. 蔓状静脉丛病变

蔓状静脉丛退化, 使其张力降低, 从而引起静脉扩张, 这种组织学的改变究竟是精索静脉曲张的原因还是结果, 至今尚不能确定。

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 对生育能力有直接影响。 主要由于静脉丛瘀血充盈, 使阴囊局部温度增高, 不利于曲细精管精子生成; 精索静脉曲张时, 睾丸的静脉回流受阻、 滞留, 影响了睾丸内的血液循环, 导致血液内的二氧化碳蓄积, 进而出现血液内的低氧和碳酸增高, 造成乳酸蓄积, 干扰睾丸的正常代谢, 影响精子的生成; 此外, 左肾静脉内抑制精子生成的有毒性代谢物质, 如5 -羟色胺、 皮质醇、 儿茶酚胺等, 也可返流入精索内静脉, 对睾丸的生精上皮产生毒性作用, 从而抑制精子生成, 影响精子数量和质量, 降低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