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验案选粹

五、 验案选粹

(一)气滞血瘀案

张某, 31 岁。 患者结婚7 年未孕, 曾于1990 年自然流产1 次, 治疗4 年未孕, 于1994 年8 月2 日就诊。

自觉心悸, 气短, 神疲, 乏力, 月经前头痛, 乳房及腰腹部胀痛, 烦躁易怒, 痛经, 白带量中等、 色黄黏稠、 无异味, 睡眠可, 胃纳正常。 末次月经1994 年7 月5 日, 量多, 色黯红, 质稠, 多血块。 舌淡红嫩边有齿痕, 苔白脉数。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湿热阻络, 伴气虚, 拟行气活血, 化湿清热为主, 辅以补气。

处方: 柴胡、 枳实、 赤芍、 素馨花、 郁金、 白术各10 g, 党参、 茯苓各30 g, 王不留行、 穿破石、 海藻各20 g, 黄柏15 g, 水煎服。 双侧输卵管体表位置用双柏散合如意釜黄散加减外敷。 随症加减, 每月复诊1 次, 共服药80余剂。

11 月14 日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 继续结合调周期, 随症加减, 处方28 剂, 后顺产下一女婴。

(二)气虚血瘀案

肖某, 31 岁, 1994 年10 月诊。

人流术后4 年多未孕。 诊见: 两侧少腹胀痛, 经期或劳累后尤甚, 纳寐可, 二便调, 白带淡黄、 无臭, 量中等, 月经量中等、 色黯红、 少量血块,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涩。 妇科检查: 外阴、 阴道、 宫颈、 子宫均正常, 双侧附件稍增厚、 轻压痛。 体温双相, 性激素检查正常, 男方精液检查正常。 西医诊断为继发性不孕, 双侧输卵管阻塞。 中医辨证属血瘀型。 治以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 用补阳还五汤加穿山甲、 路路通、 王不留行、 乳香、 没药、 鸡血藤, 水煎服, 每日1 剂, 月经干净2 日后, 用自拟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 1995 年2 月诊断为“早孕”, 并于1995 年11 月顺产一健康男婴。

(三)寒湿瘀滞案

雷某, 28 岁, 1997 年3 月15 日初诊。

患者结婚已5 年, 婚后曾作2 次人工流产手术, 至今未孕。 患者16 岁月经初潮, 月经周期为30 ~35 日, 行经5 ~6 日, 月经后期, 量少色黯有块, 带下清稀, 少腹冷痛, 得温则舒, 小便清长, 大便溏薄, 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细。 妇科检查: 外阴及阴道正常, 双侧附件增厚, 有压痛。 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阻塞。 西医诊断为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 中医诊断为寒湿瘀滞型不孕症, 治宜温经通络, 活血化瘀。

处方: 丹参30 g, 薏苡仁30 g, 败酱草12 g, 金银花12 g, 当归15 g, 川芎15 g, 赤芍15 g, 乌药10 g, 香附10 g, 厚朴10 g, 蒲公英12 g, 紫花地丁12 g, 鱼腥草30 g, 车前子10 g, 乳香、 没药各10 g, 川续断15 g, 桑寄生12 g, 肉桂6 g, 小茴香6 g, 蜈蚣3 g。 结合脉冲理疗, 共治疗3 个月。

6 月27 日患者再次做造影, 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 嘱其停止治疗。 8 月2日患者已停经1 周, 尿妊娠试验为阳性, 证实已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