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 典型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 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性改变, 常伴有不孕、 多毛、 痤疮、 肥胖、 胰岛素抵抗等一项或几项, 远期有并发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有关该病最早的报道可追溯到1721 年, 当时意大利的Antonio Vallisneri 描述了PCOS 的临床和解剖学特征; 1935 年Stern-Leventhal 将其归纳为肥胖、 多毛、 不孕和卵巢增大的一种综合征, 并用双侧卵巢楔形切除的方法使95%的人恢复月经, 称为Stern-Leventhal 综合征。 20 世纪50 年代, 发现这类患者尿LH 升高, 雄激素增高是其主要特征, 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逐渐改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20 世纪70 年代, 随着放射免疫、 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小丘脑—垂体—卵巢轴模型的确立, 发现PCOS 患者黄体生成激素(LH)、 睾酮(T)、 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雌酮(E1)水平明显升高, 患者存在性腺轴、 肾上腺等调节紊乱。 20 世纪80 年代起, 认识到PCOS 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PCOS 为一种神经、 内分泌、 代谢多系统调节紊乱的表现多样的综合征。

中医并无此病名, 但根据其临床表现, 可将其归为“月经后期” “闭经”“不孕” “癥瘕” 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