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第一册)》简介
《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第一册)》这本书是由.吴小如著创作的,《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第一册)》共有310章节
1
凿破鸿蒙自成家——写在《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出版之际
谷曙光 (一) 我侧身坐在老师北大中关园的书房里,怯怯地向他禀告,正在编《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而且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努力想把他从早期到晚年的作品都找到并收...
2
目录
目 录 凿破鸿蒙自成家——写在《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出版之际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十日戏剧(1939—1941) 李少春之我...
3
十日戏剧(1939—1941)
...
4
李少春之我见
李少春北上投师,《战太平》也灌了唱片,《定军山》也能动了,在东三省《乌盆记》《探母》《闹府》《八大锤》,都不住上演,闻以《两将军》《长坂坡》《拿高登》《挑华车》...
5
由张、苏二公谈“字”说起
愚翁和苏先生抬杠一文,不佞已见,固然“字正”要紧,可是言三爷的字毋乃太正,于是腔也就不圆了。这次北平大义务戏赈灾,菊朋演《八大锤》,前唱二黄原板,可谓字正腔方。...
6
懂戏
读愚翁“春风馆菊话”有“津沪懂戏者多于北京”之言,实自感慨言之。不佞颇为北平人抱不平,盖古都内行实在多于津沪也。然在都中却少见到真真评剧家,就中以刊物论,金达志...
7
铁路票房中一瞥简记
因津市大水为灾,不佞往北京避水,进得城去,心神自是一快,天地有豁然开朗之势。某日闲暇无事,经人介绍到铁路局票房中一走,地点在交通大学同学会。是日不佞步入之时,正...
8
高盛麟与杨盛春还有钟鸣岐
高盛麟在北京够忙的,黄桂秋、奚啸伯、李盛藻都约他,他也算是学小楼罢,所学的是,四击头出场不亮相,起霸不抬腿,最怕走台步一身懈,无神无气,以及……他如唱得不像,笑...
9
毛世来与奚啸伯
此二位“名”伶是每贴必双剧,后来毛世来竟变本加厉,贴三支戏,如《拾玉镯》《法门寺》,外加×××;头本《虹霓关》、二本《虹霓关》,外加《得意缘》(带下山);《宛城...
10
林秋雯务须自己努力
林秋雯唱正工青衣不配,唱花旦亦是将就材料,《打樱桃》《闹学》及《玉堂春》之鸨儿,都糟,尤其最难看者,唱花旦不系带子,一条大脚裤,两腿丫叉,裆似城门,真别开生面(...
11
从贯大元谈起
老生派别论中忽略了贯大元,贯系谭派,嗓子左而不高,高则不受听,以武老生见长,《收黄忠》之马失前蹄,一个硬抢背,随刀而落(刀指关老爷之刀)。《南阳关》战宇文成都之...
12
《羊角哀》及其他
李万春、马连良都有此戏,至于后半《荆轲山》一场不知何人所排,实蛇足不可取,与史实亦似不合。荆轲在战国末年,始皇未登极前之人也,刺秦王后,六国遂亡,人所共知。羊角...
13
唱戏务求合身分
本刊某君誉金仲仁之陆放翁不坏,是本其能“洒”而言也,岂知下走聆罢归来,颇有不满。陆本慷慨气节诗人,真南宋之精神人物也,因唐蕙仙而生痴恨,表情自不离于哀顽怅怨。荀...
14
吊李鸣举
李万春今年来津,其《十八罗汉》真是无稽之至,新戏、新家伙、新兵刃、新打法、新玩意,一时无两,吾真为之三叹焉。 吾今不论其非,只道其长。《收大鹏》起霸之台风,手足...
15
关于《霸王别姬》
顷读五十六期中刊有大作《水居忆霸王》,因联想而及于《别姬》,赘言之如下: 斯戏出自《千金记》,而《千金记》原词不妥处即甚多,就余记忆所知,有云“(霸王白)吾闻昔...
16
童芷苓《啼笑姻缘》
童芷苓大约成绩太糟,改弦易辙,排演《啼笑姻缘》,结果早晚满堂,不得不加以检讨焉。 童之扮相,因颧骨太高,一贴片子便显肿而平,故而便装上台,比较美观,而其戏路太狭...
17
尚和玉、程继先出演明星三日记
不知是给哪位搭桌帮忙,许多不太详细的名票,约了尚老道、程继先唱三天“清客串”(根据报载),前排一元两元我也去! 十二月廿一日,星期四,尚之《少年立志》,程之《岳...
18
杨宝森要组班了
马连良之左右手,杨宝忠已于日前脱离扶风社,原因不外“知足”不“知足”而已,然而马连良多少受些影响,因为马的腔来得巧,杨的琴来得花哨,掩映之下,易于见功。易杨而用...
19
京菊国近日琐闻
叶盛兰搭郑冰如班,演《玉堂春》,郑冰如真应了李云影先生的话:“做梦也没想到!” 李万春由国乐灌《林冲夜奔》《铜网阵》等片,反正下走不买。 吴素秋在津中国出演,《...
20
金少山《二进宫》观后记
金少山来津演十二天,配角有言慧珠、贯盛习、周一腿、王福山等,原拟令其《断密涧》,孰知竟未唱,看看戏码,只有《二进宫》尚可,于是往观。 去时太早,班底正演《起解》...
21
《状元谱》
陈伯愚的名字,“伯”愚自然行大,陈大官或是陈“仲某”所生,此种“伯仲叔季”系古来就有之命名排行。顷聆陈少霖、江世玉此戏,江念“叔父”,则当然自认为大员外所生,陈...
22
国剧与话剧
话剧不是中国固有的,可是中国人能够演话剧,因为话剧不是哪一国专有的,不过发源于欧西而已。唯其不是“专利”,所以有价值在斯,而中国之搬话剧到东亚,因为“不够程度”...
23
津门琐屑
...
24
刘汉臣称红净鼻祖
津光明聘刘汉臣新年演一期,现又移向大观园,同台无非津中一群班底,广告书刘伶曰“红净鼻祖”,此语毋乃数典忘祖!盖鼻祖者始祖之谓也,若刘为鼻祖,则与刘同时之南北红净...
25
童芷苓停演后
报载童芷苓停演,然不断出于舞场与名票王某行踪极亲密,看他不出,唱戏唱得不高,人缘倒不错。学界颇有多人迷之者,真匪夷所思。童如鬻艺,尚待努力造就,如拟放弃歌坛,便...
26
赵盛璧死了
赵盛璧日前死于中国后台门外,因白面瘾未足,以至死得极快,大约在门口小便,一时气不足,扑通倒地呜呼哀哉。由吴素秋班中伶人凑钱葬之,又送其母妻子女等回北京,事中有富...
27
内行之关于《纺棉花》
孙盛武说:《纺棉花》真歇工真没戏情,又极没意思,可是一唱就满,盖欲一睹其庐山真面也。 江世玉说:这次同吴老板来,成绩真不错,单是棉花就纺了五次。(以上两事材料由...
28
金少山来津武生易刘宗杨
金少山被中国邀来津,武生易周瑞安为刘宗杨,宗杨之艺,久不睹,不知差胜已往否?然较之周瑞安,火候当逊一筹,毛病或可较少耶?...
29
富连成之大小班
富社营业日衰,乃分大小班以维持,大班因充实内容起见,请叶四回科,担任大梁;小班由学生维持。前此据报载从此不聘骆连翔、沈富贵等为教师及演员,内幕极端复杂。顷《庸报...
30
三致意于叶盛兰
叶盛兰在京,富社大班中挑大梁,曾演《女起解》,颇受欢迎。忆前数年盛兰曾一度变志,改演花衫,挑班出演,传系由万子和之怂恿,后因实不见佳果,促其改者日多,乃复消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