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凿破鸿蒙自成家——写在《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出版之际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十日戏剧(1939—1941)

李少春之我见

由张、苏二公谈“字”说起

懂戏

铁路票房中一瞥简记

高盛麟与杨盛春还有钟鸣岐

毛世来与奚啸伯

林秋雯务须自己努力

从贯大元谈起

《羊角哀》及其他

唱戏务求合身分

吊李鸣举

关于《霸王别姬》

童芷苓《啼笑姻缘》

尚和玉、程继先出演明星三日记

杨宝森要组班了

京菊国近日琐闻

金少山《二进宫》观后记

《状元谱》

国剧与话剧

津门琐屑

刘汉臣称红净鼻祖

童芷苓停演后

赵盛璧死了

内行之关于《纺棉花》

金少山来津武生易刘宗杨

富连成之大小班

三致意于叶盛兰

替曹操启事

考据语·吹毛录

琐事一束

谈言慧珠之组班

最近津门闻见

荀慧生亟宜整顿班底

《捉放曹》烧庄问题

孟幼冬、黄玉华之《探母》

对刘、裘下一针砭

来函照登

聆张荣奎

《杀府逃国》岂是《骂杨》后段

捧捧顾珏荪

李少春补谈

我对《十日戏剧》批评

玄武室剧话:聆宋德珠后记

玄武室剧话:聆宋德珠后记续

玄武室剧话:文武全才

玄武室剧话:四小及四大

玄武室剧话:评剧家似属多余

玄武室剧话:老生派别论(指目下言)

玄武室剧话:话说水灾一——灾前观剧记

玄武室剧话:话说水灾二——大义务戏及其他

玄武室剧话:话说水灾三——前聆昆腔及悼侯益隆之死

附:聆昆曲补志——《悼侯益隆》文中,有不尽者,补志于斯

玄武室剧话:看尚和玉之后

玄武室剧话:也是鳞爪录

玄武室剧话:坤伶讲座“从童芷苓谈起”

玄武室剧话:坤伶讲座“吴素秋、赵金蓉”

玄武室剧话:“唱的坤伶”

玄武室剧话:坤伶讲座“二牌青衣”

玄武室剧话:坤伶讲座“其他其他”

玄武室剧话:“大轴”“章遏云”及“王玉华”

玄武室剧话:鳞爪再录

玄武室剧话:科班稍语

玄武室剧话:“乱弹”

余叔岩提倡旧剧

马连良累着了

孟小冬大活动

中国戏院新阵容

老谭轶事——今人有为鼓老喝彩者乎

童芷苓及白玉霜——目下津门剧况——李砚秀与黄玉麟

奚啸伯挨茶碗——见十二月十二日天津《庸报》

叶盛章已成魔术家——富连成变做马戏团

张君秋被拘禁已得自由

宋德珠真“天真”——待人接物太不善“手腕”然究竟“可嘉”

致榕孙先生及答洁萍先生

马连良《临潼山》之照片

中国戏院失策了

谭、金演《投唐带箭》讯

北京的窝头赈灾戏

侯永奎之《夜奔》

玄武室剧话:关于汪笑侬之检讨

玄武室剧话:童芷苓之《啼笑姻缘》

玄武室剧话:伶人失德

玄武室剧话:唱片闲话

玄武室剧话:京津无有许多的张古愚

玄武室剧话:吴素秋出演中国观后总追记

玄武室剧话:吴素秋出演中国观后总追记(续)

玄武室剧话:坤角瞻仰后记

玄武室剧话:周啸天之嘎调与郑冰如之铁嗓(一)

玄武室剧话:周啸天之嘎调与郑冰如之铁嗓(二)

玄武室剧话:孟幼冬之《斩子》追述

玄武室剧话:李盛藻、童芷苓

玄武室剧话:言菊朋是老生中之怪

玄武室剧话:本人声明

玄武室剧话:谈《金钱豹》之耍叉耍牙吐火

玄武室剧话:李少春之文武戏(上)

玄武室剧话:李少春之文武戏(下)

玄武室剧话:童芷苓之《纺棉花》辛苦问题

玄武室剧话:反对马连良不如高静轩之说

玄武室剧话:雷喜福不值一捧了

玄武室剧话:程砚秋聆后记——第一节:“转载”

立言画刊(1940—1943)

天津中国戏院聆毛五后志

天津中国戏院聆毛世来后志

程砚秋、杨宝森合作《探母》观后志

《立画》三周年称庆——兼勖李少春

余门弟子李少春应多演老生戏

闻所闻而来的消息

雄谈李少春(我的确爱听李少春)

雄谈李少春(少春今年二十三岁)

雄谈李少春——《洗浮山》述评

雄谈李少春:附《洗浮山》《战太平》述评

雄谈李少春(少春沉重有余)

雄谈李少春(“先帝爷下南阳”句)

忆荀慧生《十三妹》

忆留香

谈《洗浮山》补

义剧收听汇志(一):评冬皇《街亭》

义剧收听汇志(二):冬皇《失街亭》及《捉放》

义剧收听汇志(三):冬皇《失街亭》及《捉放》

义剧收听汇志(四):记《捉放》《得意缘》《群英会》

记《杀家》《得意缘》《群英会》《文章会》《教子》《打棍出箱》《战宛城》七出

义剧收听汇志(五):记《捉放》《得意缘》《群英会》

津门菊话:聆谭、南对儿戏后志

收听续志:孟小冬之《御碑亭》

关于毛世来

聆程砚秋《王宝钏》后志(一)

聆程砚秋《王宝钏》后志(二)

听谦和社(上)

听谦和社(中)

听谦和社(下)

游艺画刊(1941—1945)

袁金凯不宜演猴戏

《纺棉花》的悲哀

一蟹不如一蟹

《桑园寄子》之三眼——谭腔与老腔唱法之异

谈贯大元三兄弟

马年谈“马”

谈小余的念字

漫话谭小培

春节津门三京班角色鸟瞰

从《南天门》谈起

再谈杨宝森兼论及不如人之说

程砚秋的《朱痕记》

程砚秋的《金锁记》

敬答步堂、榕孙两先生

梨园名宿先后谢世,悼之不已恸何如之

再勉李少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嫦娥奔月》综纪录

饶舌:叶盛兰《翠屏山》岂反串乎?

勉谭富英

好戏最堪评首数《春闺梦》,场子谨严为砚秋杰作

梨苑中前瞻后顾,1943年之新希望

附骥谈癸未——牵强附会说《十老安刘》,并话《盗宗卷》——傍及余大贤与李少春

从马连良说到谭富英(上)

从马连良说到谭富英(下)

悼余尾声(上)

悼余尾声(下)

附会应节文字:“八月十五”唱法琐谈

收听纪忆:谭富英《奇冤报》

泛论近日之余派老生

收听纪忆:刘宗杨、金少山之《连环套》

年复一年:写稿者之感慨语

应景文及其他

甲申新正津梨苑鸟瞰

曲屑:记朱经畬先生《弹词》

“阳世三间”与“黄鸡当饭”

与千里君讨论“中庸风趣”

《游艺画刊》百期纪念感言

迷恋骸骨与其他……

论张、李剧艺之优劣

评毛、宋兼及阎、李、荀、王辈(上)

评毛、宋兼及阎、李、荀、王辈(下)

一年来聆剧综纪

新天津画报(1941—1942)

吾知免夫(上)

吾知免夫(下)

袁世海的技艺谈

从金少山排《碧洋湖》说起

黑角题名录(上)

黑角题名录(下)

角儿的“癖”

悼尹小峰

谈高庆奎之剧艺

中国戏院继王玉蓉后之阵容

亦谈张君秋之出路(上)

亦谈张君秋之出路(下)

亦谈君青兼及听众

谈韩世昌出演时昆曲班中人马

北洋买歌记

收听简志

亦谈《乾坤斗法》

《探母》的女主角

戏剧春秋(1943—1944)

戏词小考据

吊高富全

和古愚兄抬杠——我说花云应唱哭头

记叶盛兰之《翠屏山》

略话燕都唯一彩头班(上)

略话燕都唯一彩头班(下)

漫谈包公戏(上)

漫谈包公戏(下)

少若漫笔(谈《包公戏》)

谈《英雄义》

玄武室剧话:荀慧生之戏

玄武室剧话:徒令人标“恨台”之名

玄武室剧话:坐定之后

玄武室剧话:今再续谈慧生与朱斌仙

玄武室剧话:皆金仲仁太模糊

玄武室剧话:《钗头凤》予仅聆过一次

悼王兰芳

亦来谈《拾玉镯》与《打樱桃》(上)

亦来谈《拾玉镯》与《打樱桃》(下)

少若漫笔(言慧珠在津大唱《溪皇庄》)

少若漫笔(又喜瑞《弓砚缘》之邓九公为一绝)

关于《黄一刀》

论白家麟

少若漫笔(古愚谈《淤泥河》)

津门梨苑泛述

关于《大青石山》

一江风首次公演志盛兼论各剧

谈小余的戏(一)

谈小余的戏(二)

谈小余的戏(三)

谈小余的戏(四)

谈小余的戏(五)

谈小余的戏(六)

谈小余的戏(七)

谈小余的戏(八)

谈小余的戏(九)

谈小余的戏(续一)

谈小余的戏(续二)

谈小余的戏(续三)

谈小余的戏(续四)

谈小余的戏(续五)

谈小余的戏(续六)

谈小余的戏(续七)

谈小余的戏(续八)

谈小余的戏(续九)

谈小余的戏(续十)

谈小余的戏(续十一)

谈小余的戏(续十二)

天声半月刊(1944)

故伶往事记:王又宸

半月戏剧(1944)

张、李平议

图画杂志(1946)

关于《四郎探母》禁演

上海游艺(1946—1947)

剧义与演艺

论“马派”(文摘)

沪报(1946—1947)

浣花夫人

《狮吼记》之别证

正史上之李元霸

杨家将考

何人擒方腊

论:角色之个性

从《三堂会审》看官场习气

《秋胡戏妻》考:秋胡妻姓什么?

戏词误引史实

天津民国日报(1946—1948)

关于伍子胥

关于《钗头凤》

关于柳敬亭

梨园世系表(上)补正

附:梨园世系表(上)

梨园世系表(下)补正

附:梨园世系表(下)

踹票及其他

也谈武戏文唱

何为武戏文唱?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第四点

向谭富英进一言

关于鞠躬下台

老佃剧话:《铡美案》

也谈打背供(上)

也谈打背供(下)

参观国剧学会试演《桃花扇》等剧后平议(上)

参观国剧学会试演《桃花扇》等剧后平议(下)

论当局禁演《劈》《纺》

谈两部《桃花扇》——齐编及欧编均有待修正

老佃剧话:谈四出程剧

清末皮黄之盛兴得力于“内廷供奉”

题小惺斋存片分类总目(上)——名伶灌制唱片光绪末年始肇始

题小惺斋存片分类总目(下)

论梁实秋先生谈旧剧

严忠济《天净沙》

铁路礼堂聆歌记

名伶与书家

且说音乐

论《武家坡》之欠通

老佃谈剧:汪派《钓龟》

老佃谈剧:无嗓之老生

聆《福寿镜》及其他

与介白先生论李鸣盛

两度买歌录(上)

两度买歌录(下)

吊路介白先生

从金少山之死说起

老佃谈剧:马连良之可取处

老佃谈剧:富社武行拔萃录(上)

老佃谈剧:富社武行拔萃录(下)

买歌新志:长安戏院的武生大会(上)

买歌新志:长安戏院的武生大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