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庆奎之剧艺
2025年09月28日
谈高庆奎之剧艺
高庆奎,“高杂拌”乃其美号焉。张颂周先生于《庸报》曾于《谈“五大须生”》中誉之。实则高老板未可厚非也,吾虽云不喜其艺矣,然华乐园白天之长座,吾固未尝无一席地焉。总而言之,其病“杂”而已,论过瘾,则小谭辈犹差着好几成成色也。
高老庆之过瘾者,一曰《史可法》,与郝寿臣之硬碰硬,吾意虽当年黄、许荫棠,亦不过如是耳。一曰《哭秦庭》,出台就“喊”,愈“喊”愈冲,载唱载念,载做载白。论功夫,有“吊毛”,有“耍髯”,论腔调,有“孙”有“刘”,何时你过瘾他何时休息,从未见其惜力。视李盛藻之乳臭未干有点“茅厕”气之《哭秦庭》,真不可以道里计;视李和曾之“哄孩子式”亦有天壤之别。一曰《浔阳楼》,此戏之做,推雷大师哥曰喜福者,此戏之唱,则高老庆冠“民国”,小余之《杀惜》,连良不能及,而“一言怒恼宋公明”却无“刘”派来得率真,来得痛快。而庆奎优为之,装疯之大段,任盛藻、盛习辈千般刻苦,亦不得其适。一曰《探母》,一曰《珠帘寨》,其长则皆足以过瘾焉。
虽然,杂终是其病,反串《刺僚》《阴山》诸出,意盖师刘跛子之生净兼“冲”,实则瑕多于瑜。而老旦腔中夹老生腔,老生腔中掺老旦腔,不亦大可惜乎?做表有时火,念白有时野,瘾则过矣,味终不似。故《二进宫》《上天台》《昭关》诸出,吾不与焉。此数出皆非味不办者故耳(其味固有,不是此路子奈何)。
194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