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院继王玉蓉后之阵容

中国戏院继王玉蓉后之阵容

王玉蓉演后,有义剧三天,中国戏院当局已约妥谭富英,二牌青衣恐由南铁生担任,余者仍为同庆社全班人马。

小谭嗓冲,亦浑厚,惟味未醇,字眼之模糊,尤属大病,念白声不能灌全园,做工更“浮”,所凭者只“嗓”而已。然嗓有宽音,高处每使假嘎调,是以遇“叫小番”而头痛。快板最优,以气足腔健,味亦能备也。拿手剧如《南阳关》《定军山》《托兆》《闹府出箱》均极痛快淋漓,《奇冤报》《捉放曹》《探母》《街亭》《珠帘寨》则失之“欠含蓄”,都不及孟小冬、杨宝森(二人虽然嗓不及谭冲)。至《骂曹》《洪羊洞》诸戏,去谭派、余派均远,而嫌火候不到,《洪羊洞》尚可听,《骂曹》尤逊色,但冲劲固足,亦能过瘾而已。《战太平》一剧,小谭唱工确有胜少春处,不可一笔抹煞。此次来津,深盼其露《桑园寄子》《南天门》《双狮图》《取帅印》诸老戏,《借东风》《杀家》最好勿动,俾藏拙也。

南铁生之唱工,略有梅味,尚非伪梅(如京中×××直是伪梅),惟身上则羊气十足,若与小谭啃《进宫保国》或《武昭关》尚属佳构,如《探母》《跑坡》则小谭应占“先声”。吾意铁生不妨多演单挑唱工戏,既好又不丢丑,如爱露做工戏,实未必准“十拿九稳”也。《万里缘》《梅玉配》诸旗装戏,实非所长,不逮君秋。铜锤闻是裘盛戎,但王泉奎在海报已张出。王最近较有进步,身上已讲究多多,如为盛戎,则亦未为失算,缘盛戎路子正,虽气单而有味,特忧其懈耳。丑角自老慈死,易为孙盛武,盛武迩来不甘寂寞,时与坤伶交往,吾不甚然之。盖无论品艺皆不及乃兄盛文“到家”也。余若刘砚亭、杨盛春、计砚芬、宋继亭等一仍其旧。盛春近来极知自好,玩意较前高多,惟身短嗓闷,终怨天赋耳。老旦如仍是何盛清,则吾又将作呕矣。

194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