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世三间”与“黄鸡当饭”
2025年09月28日
“阳世三间”与“黄鸡当饭”
伶人不学无术,中国戏剧艺术,迄无发展,罪在于斯,病在于斯。话剧虽属新进,然考其中演员,能及水准者亦无几人,电影明星中亦多不读书,即导演亦有滥竽充数,全无学识之人,旧剧更无论矣。
前期本刊载李春恒考订剧词,谓其精神可嘉,然李亦属五十百步之比,非真通人也。按“阳世三间”一语,出自佛家语,非“之”间之误,特此语系佛经中最低浅文句,不见大乘载记耳。佛家称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是也。又曰去来今三世,此三世系属于“阳间”,应作“阳间三世”,非“阳世三间”也。然沿习用之,遂成定例,用于剧词,尤难修正。因“赶门在外”“世挥指袭”“才疏学浅”(应作学疏才浅,或才学疏浅,学浅犹可,才浅则通,才疏则无解)不一而足,何责于“阳世三间”耶?若谓作“之间”,盖误以俗见正原意矣(阴世则有三途,兹不赘)。至于“黄芨当饭”,亦不妥适,此句原词为“黄齑淡饭”,程砚秋即如此唱,“黄鸡”固谬,“黄芨”亦牵强,因其词系“白日里吃的是黄齑淡饭,夜晚来与群羊在一处安眠”,“当”字入句中费解,因一句不可有两个外动词也。
旧剧中词句,不通者多有,非必编者粗俗,伶人传抄,亦易讹误,读音书字,悉不足法。贤如老谭,以新会橙子误读“凳”子;明如小楼,“纛”旗偏读“毒”旗;即梅、程、余、马口中,亦有误字,不过彼辈较虚心,不致贻大方之讥而已耳。
1944年第8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