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聆昆曲补志——《悼侯益隆》文中,有不尽者,补志于斯
沙大风先生在《天风报》(即《新天津画报》)中载及白鸿林《思凡下山》饰小和尚甩靴之技,足臻白之功夫已不容易。余聆其思凡、活捉诸折子,功夫虽纯,惜太俗气,念字唱工上均有不妥帖处,尖字太多,土音甚重,而田菊林之咬字尤为讨厌。昆曲最重字之轻重尖团,宜注意及此为妙,否则终不克称上选也。
关于口音一层,似亦难说,侯永奎、马祥麟、陶显庭、郝振基诸人皆土俗之音,那股子“高阳”味颇不入耳。马祥麟身上之稳,做派之认真,良可嘉,而唱工上则不易无疵。一大段快腔,竟唱得数来宝也似,即尾子之音欠正也。侯永奎嘴里亦病此,陶、郝尤甚,即龙套下手之口音,罔不是也。
水灾之后,昆班无形解散,侯永奎搭张艳芬、金又琴班唱中轴,马祥麟落为童芷苓配第四牌。郝振基隐,侯益隆死,而北京之韩世昌、白云生等,每一上演,仅一撮毛之顾客,亦云惨矣(只池子正中一堆上座,曰一撮毛)。
朱小义到平搭韩君青班唱武生,亦不过不至挨饿而已,昆曲如斯,吾复何言。
廿八年十月十八日
第2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