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
第二点所谈,窃以为尚老将就略逊小楼一筹了。小楼一招一式,都摆得极清楚,极仔细,乍一看去,有条不紊,中肯合节,但是普通人总以为有一点不满,即是显着太缓慢,所谓过于“吃稳”也。其实小楼决不慢,至少不比别人慢。我这里举一个例子:晚年他唱《连环套》,头二本的大头目,什九由刘砚亭陪演,中间有一场起打,那场起打在普通人看来,多半认为稀松,盖一招一式,形如摆积木一般,但两人严丝合缝,毫无罅漏。有一次换了一个富连成的武花,年轻力壮,以快见长,上得场去,就闪转腾挪,紧张万分。以平时印象而论,小楼势必要显着“赶落”,孰知大大不然,小楼仍就是那么一招一式地走下去,可是台下人一看就会觉出,小楼是真“快”,快得那么匀称,那么从容,那么“武”,却又一招不错,一式不苟。钩勒分明,丝丝入扣。相形之下,那位大头目之紧张万分,倒成了手忙脚乱了。又有一次,小楼演三四本《连环套》,有一场是梁大兴劫囚车,刘宗杨扮大兴,平常宗杨的身手确乎不慢,这次遇上小楼,却登时捉襟见肘,小楼对他本不客气,而这一场的起打又比战大头目的过合繁复,于是小楼竟在台上呼喝不已,一面自己动手,一面招呼宗杨,说“过”“起”“落”“抬”不止。而宗杨的招数愈因之难看,到后爽性闪到圈外,比画两下而已,一任小楼自己动手。那天小楼又特别卖力,落好不少,然其“文”处,则一如往日,止是不松懈而已。还有一例,可证明其“快”之程度,某次小楼唱《连营寨》的赵云,只打一场,而那一场打却非得火炽精彩不可,韩当、周泰照例是范宝亭、许德义两员楞将,既快又狠,不肯让人,而小楼却轻拢慢捻抹复挑,只在那儿潜气内转,可是相对之下,只见小楼快,不见小楼慢,一望而知这场战争是赵云占上风,不信换上个王金璐什么的,敢保他不会这么“文”,可是他不被许、范二人比下去才怪;这话徐凌霄先生早已说道,不佞这里只是引申言之耳。至于《安天会》的盗丹,其“快”早已驰名,兹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