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堂会审》看官场习气
2025年09月28日
从《三堂会审》看官场习气
《玉堂春》故事见明代冯梦龙辑《警世通言》,或谓系实事,考其始末者亦众,要非无稽之谈,可断言也。
王金龙为宦官魏忠贤走狗,巡按之官,来路亦正难说,特今日全本《玉堂春》重其儿女情节,遂不计较于王之得官原委,亦由剧本重心不同耳。
《三堂会审》一折,于全剧中最属精彩,增首益尾,反觉无聊,而不佞所注意者,不在对苏三之吃重唱做,而在于全场之结构,尤以三人口角龃龉,具见官场习气,诚足发人深省。夫问案原属公事,审案之人,焉可一面办公,一面谈天?谈天之不足,继以反唇相讥,益不成话说矣。最解人颐而最惊人魄者,厥惟王金龙之气焰。方苏三说及王三公子“吏部堂上去巡更”“长街乞讨”等现形往事时,王金龙难堪之余,引郑元和为比,而刘秉义偏不识时宜,硬说“郑元和是前辈老先生,比不得”,而王执意谓“比得的”,若非潘必正疏通,说“王大人说比得就比得”,则相持几成僵局,然亦以见王大人之气焰;必欲使人之意见同于己之意见,则公事不问可知,明清政治腐败,从此可见一斑矣。
1947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