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医集承秘辑》是在《中医集承》《中医集承续辑》《中医集承再续辑》三部书的基础上,破除“秘而不传”的旧思想,精心编撰而成。本书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临床诊治疾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共七辑,简介如下。
第一辑 中医治疾愈病。阐明了中医药为什么能治疗疾病,又能治愈疾病。本辑从中医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出发对中医治疾愈病进行了归纳、分类、总结,主要包括原始医学经验的积累,学术体系的形成,实践经验的发展,理论探索,鼎盛创新等方面。特别是对中医药的科学性,从观念系统、理论系统、技术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中医药学的确能治疗疾病,也能够治愈疾病。
第二辑 运气学说与中医临床。《中医集承再续辑》一书对五运六气作了介绍,但不够简便,本辑对运气学说怎样有效指导临床诊治疾病作了说明,且便于应用。主要从运气的概念、基本内容、五运六气的关系、运气与人体的关系、运气的推算方法、运气合治、运气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有利于临证治疗疾病。
第三辑 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中医药学对疾病的诊治是有时间规律的,为了提高诊治疾病的效率,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参考了国医大师李济仁的时间医学著作,从中医对人体节律的认识、因时诊断、常见症状与病证的变化节律、疾病变化的时间预测、临床时辰治疗法、因时养生、时间医学临床应用举例、古代中医计时知识等八个方面,论述了时间医学及其应用,对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四辑 中西医融合态靶思维诊治疾病。当前在我国医学中,有三种诊治疾病的模式,即中医、西医及中西医。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诊治疾病的系统,而中西医结合,是将中西医两个系统混合,依各自的系统诊治,在具体实践中,互相影响,不利于对疾病的诊治。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诊治体会,遵从仝小林院士的“态靶”思维,创立了“以脾胃为主中西医融合态靶思维”诊治疾病的方法,临床应用有很好的疗效。该辑从中西医融合态靶思维、脾胃为主调平五脏、中草药药理(参考了《全国中成药学》)参考靶点应用、中西医融合态靶思维诊治疾病的思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创立“新医学”探索了一个不够成熟的路子,有利于临床诊治疾病。因此,她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是有机融合的新医学体系。
第五辑 奇秘方药在临床。本辑从传奇的中药,中药茶方,养生保健治疗妙方,古经方临床应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临床诊治疾病的收获和有奇效的奥秘之处,对临证治病有一定的价值。
第六辑 临床集锦。本辑仔细认真归纳、整理了行医五十余年的临床收获,即诊治疾病的关键之处,即包括阴阳失衡表现的盛衰伤格竭的研究;对中医疾病的治愈、时间疗程及死亡标准研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研究与应用;治病锦秘良方等四个方面内容,指导疾病的诊治,效果显著。
第七辑 拙医张学贵《伤寒论》重编注释。临床应用《伤寒论》理法方药,总感有不清晰、不方便之处,故根据临证应用,重新将原条文进行归纳编次。以上海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组校注,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发行的《伤寒论》为蓝本,将其原文398条,归纳、整理为185条。在归纳的新条文文后用方括号序号标明原文序号;为了与原文对考,附注了《伤寒论》原文。重编的《伤寒论》包括8部分,共185条,即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条至七十五条),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七十六条至第九十八条),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十九条至第一一八条),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一一九条至第一二六条),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一二七条至第一五一条),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一五二条至第一七四条),霍乱病脉证并治(第一七五条至第一八〇条),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一八一条至第一八五条)。这样编注,有利于把握《伤寒论》这部典籍的精髓,有利于临床应用。
附注包括三部分:一为《伤寒论》原文,以备参考。二为古今度量衡换算:见“第五辑古经方临床应用(二十二)方药量效的研究与应用2.神奇的中药,神秘的剂量,神妙的引经药”中的古今方药剂量换算标准。依此应用经方,方能确切。三为《内经》中有关运气学说的八篇大论的原文和语释,有利于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
在《中医集承秘辑》编写过程中,编委会成员各负其责,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自己的劳动;辽宁省中医学会会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石岩教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党委书记张黎明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院长李文忠主任医师等,为本书题字激励,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学贵
2023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