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味的研究与运用

(十)五脏之味的研究与运用

1.五脏本味

五脏本味,即五脏之味,是指用口、舌、鼻所感觉和嗅到的肌体脏器的味道,即人体五脏的本身脏器所主有的味道。具体到每个脏器:肝脏的酸臊,心脏的苦焦,脾脏的甘香,肺脏的辛腥,肾脏的咸腐。口舌感觉到的味道,说明该脏的虚弱而显现的症状;鼻窍嗅到的味道,说明该脏衰败出现的表现。感觉到的味道,可作为诊断的依据,治疗的标志,补之以味;嗅到的味道,可作为诊断依据,不能够依其治疗。此为味道是在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的区别也。

2.临床依据味道的具体运用

肝虚之酸,补之用咸加酸味药;肝衰之臊,补之用咸加苦味药。心虚之苦,补之用酸加苦味药;心衰之焦,补之用酸加甘味药。脾虚之甘,补之用苦加甘味药;脾衰之香,补之用苦加辛味药。肺虚之辛,补之用甘加辛味药;肺衰之腥,补之用甘加咸味药。肾虚之咸,补之用辛加咸味药;肾衰之腐,补之用辛加酸味药。此为五脏的味道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基本应用原则也。

3.临床案例。临床口甜者,乃脾气虚所致,补之用苦味的白术和甘味的人参治之。口辣(辛)者,乃肺气虚所致,补之用甘味的黄芪和辛味的补骨脂治之。口咸者,乃肾气虚所致,补之用辛味的淫羊藿和咸味的肉苁蓉治之。口酸者,乃肝气虚所致,补之用咸味的九香虫和酸味的白芍治之。口苦者,乃心气虚所致,补之用酸味的枣仁和苦味的远志治之。感嗅觉香味者,乃脾衰所致,补之用苦味的黄连和辛味半夏治之。感嗅觉腥味者,乃肺气衰所致,补之用甘味的炙黄芪和咸味的鳖甲治之。感嗅觉腐味者,乃肾衰所致,补之用辛味的葶苈子和酸味的绿萼梅治之。感嗅觉臊味者,乃肝衰所致,补之用咸味的玄参和苦味的牡丹皮治之。感嗅觉焦味者,乃心衰所致,补之用酸味的五味子和甘味的西洋参治之。

总之,依据口、舌、鼻所感觉和嗅到的人体五脏本身脏器所主有的味道,进行诊断和治疗。其原则是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不虚不实本经取之。具体运用,脏器虚治则用补其母和本脏之味治之,脏器衰治则取补其母和补其子之味治之,加在辨证施治所用方药中。临证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