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沙参

(十)沙参

沙参又名珊瑚菜。沙参有南沙参与北沙参之分,前者为桔梗科植物,后者属伞形科植物,两者虽属不同种科属,但其功用相近,皆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凡肺阴虚之病证皆宜之。正如《本草正义》所载:“今市中北沙参坚实而瘦,南沙参空松而肥,皆微甘微苦,气味轻清,而富脂液,故专主上焦,清肺胃之热,养肺胃之阴,性情功用,无甚区别。”每日用量6~9g。

【药用功效】养阴清肺,利咽喉,祛痰止咳。

【宜食】适宜肺结核,或其他热性病之后,干咳无痰,盗汗,低热不退之人;肺阴不足,或肺热咽干,口渴,声音嘶哑之人;教师、广播员、歌唱演员;癌症患者食用。适宜糖尿病、干燥综合征患者食用。

【忌食】凡属寒痰咳嗽,或风寒咳嗽,咳有白色清痰者忌食。在服用中药藜芦时,忌食沙参。

【传说】传说,医学家华佗的弟子吴普随华佗行医,一日见一少年的小腹及阴肿引痛如绞,汗流满面,痛苦欲绝。华佗令吴普前往医之。吴普取沙参捣筛为末,令其用米酒送服一小匙而愈。华佗为吴而悦。又一日,一妇人白带甚多,吴普又用沙参为末,令每服二钱,米饮调下而愈。华佗问吴普用药之由,吴普曰:“白带多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所致。”此为虚者补其母也。华佗对吴普的长进极为欣慰。清代黄云鹄《粥谱》云:“用沙参、粳米、冰糖煮粥,润肺养胃,热病口渴有效。”清初傅青主认为,骨蒸有汗宜牡丹皮,骨蒸无汗宜沙参,有汗无汗地骨皮均宜。傅云:“用沙参补阴,原不入脑,今用于川芎之中而蔓荆、细辛,直走于巅,则沙参不能下行,不得不同群药入脑中。夫补其脑则风不能存,而痛自愈,头痛亦除矣。”他还强调,此方不但能治头痛,兼治脑疼,无不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