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痴呆
1.古今论治
痴呆,又称呆病,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善忘,迟钝等症。重者常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户独处,或口中喃喃,或言词颠倒,举动不经,或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等。此类患者多不能独自处理日常生活,甚至不能抵御危险伤害。痴呆有从幼年起病者,多渐成白痴之证;也有因老年精气不足,延为呆傻之证;或有精神因素及外伤、中毒引起者。
有关本病专论较少,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有“癫狂痴呆”专论。对其病因病机及证候描述较详,指出“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言词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怒,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对其定位及治法则谓“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身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症,则悉宜服蜜煎治之,最稳最妙”。他还对预后问题做了分析,说“此证有可愈者,有可不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变,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清·陈士铎《辨证录》亦立有“呆病门”,不仅对呆病症状描绘甚详,并分析其成因是“大约起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陈氏提出本病主要的治法“开郁逐痰,健胃通气”,立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临床颇资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先天大脑发育不全、老年性痴呆以及某些急性热病后的痴呆进行临床治疗,丰富了本证治疗内容。
先天性痴呆或精神病之后出现的痴呆,或老年性痴呆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①禀赋不足:自幼痴呆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也有由于临产时产伤,伤及脑髓,使血瘀清窍而致病。②痰浊阻窍:中壮年人的痴呆起于癫狂或痫证之后者,多与痰浊阻窍有密切关联。如痫久气血耗伤而积痰内盛,癫久因肝气郁结,克伐脾土;或起居、饮食失节,使脾胃受伤,以致痰湿壅阻,蒙蔽清窍而生本病。③肝肾不足:老年人痴呆者,当由久病血亏气弱,心神失养,或肝肾不足,脑髓不充而成。综观本病进程缓慢,以虚为多见,也有部分病例属本虚标实证。其虚在肝肾,以脑髓不健为主;其虚在脾胃者,多生痰湿,闭阻清窍;还有产伤血瘀所致者;若瘀久则耗气耗血,终成虚实夹杂之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智力状态进行分析。临床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思维缓慢,贫乏简单,情绪不稳和精神迟钝;严重时,饮食、大小便常不能自理。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明显或丧失,定向力、理解力障碍,精神迟钝,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甚至发音不清,语无伦次,终致丧失自理生活能力。自幼痴呆,不会说话,或仅会讲几个单音字,不知哭笑,不能自理生活。即可诊断。鉴别诊断:本病须与癫痫病、狂病鉴别。
【辨证论治】痴呆首先要辨清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痴呆。幼年起病多与禀赋不足有关;而老年得病多责之脾胃两虚,髓海空虚。久病多属痼疾难治;新病则多因情志之变,或因外伤、中毒等引起,多数可以逐渐恢复。其主要证型:①禀赋不足,治宜滋补肝肾,填髓健脑;方药七福饮加减。②脾虚痰阻,治宜益气健脾,化痰宣窍;方药洗心汤。③脾肾亏损,治宜补肾益脾,健脑生髓;方药还少丹。④血瘀气滞,治宜活血行气,宣窍健脑;方药通窍活血汤。
【转归预后与预防护理】先天性痴呆一般不易根治,老年性痴呆若能够进行积极治疗,可有部分精神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外伤、中毒引起痴呆者,经过治疗,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由精神暴怒引起者,一般多可瘥愈。预防痴呆的发生,要做好优生优育教育,防止产伤;注意情志调节,顾护肾气;要注意患者的训练,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重症患者防止伤害。
2.锦秘良方
1)良方组成:红参15g(先煎),熟地35g,当归15g,山药30g,炙黄芪35g,益智仁15g,女贞子15g,炒酸枣仁15g,石菖蒲15g,丹参15g,川芎15g,郁金9g,焦白术15g,法半夏12g,茯苓15g,鹿角胶9g(冲服),葛根15g,远志9g,山栀子6g,菊花9g,炙甘草10g,杏仁6g,神曲6g。
2)临证加减:①辨证加减 禀赋不足者加阿胶9g(冲服),菟丝子12g,山萸肉15g;脾虚痰阻者加陈皮15g,制附子6g,茯神15g;脾肾亏损者加枸杞子15g,巴戟天12g,杜仲12g;血瘀气滞者加桃仁9g,红花9g,麝香0.3g(冲服)。②症状加减 若言行不经,心烦溲赤者加丹皮9g,泽泻15g,莲子心3g;若舌质红,舌苔黄腻者加黄芩12g,沉香6g(后下),生大黄9g(后下);若痰多,神志昏糊者加天竺黄6g,胆南星6g,琥珀3g(冲服);若烦躁,言语颠三倒四,歌笑不休者加白芍15g,麦冬15g,柴胡15g,柏子仁12g;若年老痴呆而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者加竹茹6g,枳实10g,陈皮15g;若头痛,呕恶者加钩藤10g(后下),夏枯草15g,竹茹6g。③靶点加减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药物可选用人参、五味子、茶叶、黄芪、党参、太子参、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白芷、艾叶、薄荷、连翘等。
3)用法及疗程:每日一剂,水煎服。1个疗程14天,服4~6个疗程。然后将汤剂改为散剂,每次6g,每日服3次。坚持治疗,巩固疗效。
4)按语:痴呆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
病因病机:有禀赋不足、痰浊阻窍、肝肾不足等。本病进程缓慢,以虚为多见,也有本虚标实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痴呆的诊断根据患者智力状态进行分析。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思维缓慢,贫乏简单,情绪不稳和病情迟钝;严重时,饮食、大小便常不能自理。本病须与癫痫病,狂病鉴别。
辨证论治:痴呆首先要辨清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痴呆。其主要证型有:禀赋不足,脾虚痰阻,脾肾亏损,血瘀气滞。
良方分析:红参、熟地、当归补脾益肾为君药;山药、炙黄芪、益智仁、女贞子、炒酸枣仁、石菖蒲助君药补脾益肾,化痰醒神为臣药;丹参、川芎、郁金开郁,焦白术、法半夏、茯苓化痰,鹿角胶、葛根、远志、山栀子、菊花填精醒神为佐药;杏仁宣肺调气机,神曲健胃,炙甘草温补中焦,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补脾益肾,开郁化痰,填精醒神之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痴呆病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但均为难治之病证。中医药有一定的疗效,但必须坚持长期治疗。在良方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症状加减、靶点加减,对本病证有一定的效果,有的甚至能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