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运与发病
《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五运与发病的规律是:“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由于五运有太过不及的不同,所以它的发病的情况也不一样。
1.岁运太过与发病。岁运太过,是本运之气亢盛,因而本气流行。它发病的规律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曰:“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冒眩巅疾……反胁痛而吐甚……”木运太过,则木运之风亢盛。由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所以见到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等脾胃失运的病症。又由于侮反受邪,因而又可见到胁痛、善怒、冒眩巅疾等肝本脏受病的症状。这里仅举木运太过为例,余可参阅《素问·气交变大论》。
2.岁运不及与发病。岁运不及,则胜运之气流行。它的发病规律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不及,燥火乃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病寒热……咳而鼽……”木运不及,胜运的燥气大行,肺金发病,故见寒热,咳而鼽等症状。由于“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所以木运相应的脏腑被抑,肝脏发病,故见胠胁痛,少腹痛。“己所胜轻而侮之”,故又见中清(内寒),肠鸣,溏泄等脾的病变。上述岁运不及的发病规律,还包含着胜气和复气的概念。所谓胜气,就是本运之气衰,则胜运之气妄行,胜运之气,就是胜气。如木运不及之年的燥乃大行,岁土不及之年的风乃大行之类。所谓复气,是指在本运之气不足的情况下,胜运之气抑制到一定程度复气来制止胜运之气。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曰:“岁木不及……复则……病寒热疮疡、痱胗、痈痤”“岁土不及……复则……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其中的“复”,就是指复气而言。因此,不论是岁运太过之年,或不及之年,由于有本气、胜气、复气的关系,其发病除影响到本脏之外,常关系到所胜和所不胜的脏腑,甚则还可以波及其所生的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