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官科疾病

(五)五官科疾病

1.沙眼 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和角膜炎。临床表现有眼发痒、流泪、怕光、疼痛、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眼睑内翻倒睫,损害角膜,视力减弱,甚至失明。治疗妙方如下:①夏枯草地黄汤治沙眼方:夏枯草30g,生地黄9g,白芍15g,当归9g,生大黄9g(后下),草决明15g,红花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当归川芎汤治沙眼方:当归6,川芎4.5g,生地黄6g,防风9g,羌活9g,黄芩6g,沙蒺藜6g,白芍6g,红花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桑盐汤治沙眼方:桑叶15g,青盐6g。每日一剂,泡水,澄清,洗眼,每日2~3次。症状缓解停用。

2.青光眼 是指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功能障碍的一种眼病。包括原发性青光眼(闭角型、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混合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中医统称为五风内障,其基本病机为情志抑郁,气机郁结,肝胆火炽,神水积滞等所致。治疗妙方如下:①当归汤治青光眼方:当归3g,川芎6g,熟地3g,白芍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黄芩汤治青光眼方:黄芩4.5g,沙参5g,白术6g,甘草6g,当归4.5g,柴胡6g,升麻6g,陈皮4.5g,菊花4.5g,草决明6g,密蒙花4.5g,谷精草3g,大枣3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二地汤治青光眼方:熟地18g,生地18g,牡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山药15g,山茱萸12g,茺蔚子12g,菊花12g,当归12g,赤芍12g,知母12g,荆芥穗9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3.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病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本病是在全身老化、晶体代谢功能减退的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形成的晶体疾患。有研究表明,其与遗传、紫外线、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上述诸因素引起晶状体囊渗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体营养依赖的房水成分改变,而使晶体变为混浊。中医称为圆翳内障、白翳黄心内障等。其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两亏,精血不足,脾失健运,精气不能上荣所致。治疗妙方如下:①熟地党参汤治老年性白内障方:熟地15g,党参15g,茯苓15g,山药15g,菊花12g,黄精12g,制何首乌12g,川芎9g,红花10g,沙苑子12g,白芍12g,枸杞子12g,当归12g,女贞子12g,桃仁12g,车前子10g,神曲10g,夏枯草10g,陈皮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生熟地汤治未成熟白内障方:熟地20g,生地20g,白芍15g,当归12g,枸杞子30g,麦冬20g,玄参20g,车前子10g,茺蔚子15g,白术12g,青葙子12g,决明子12g,红花10g,香附10g,石决明30g(先煎),钩藤1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磁石治白内障方:磁石60g,琥珀15g,朱砂3g,神曲120g,生蒲黄15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服3次。症状缓解停服。

4.耳鸣 是指自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而且愈是安静,感觉鸣声越大。耳鸣音常为单一的声音,如蝉鸣声、汽车声、蒸汽机声、嘶嘶声、铃声、震动声等,有时也可为较复杂的声音。可以是间歇性,也可能为持续性,响度不一。一些响度较高的持续性耳鸣常令人寝食难安。引起耳鸣的原因较多,各种耳病均可引发耳鸣。如耵聍栓塞、咽鼓管阻塞、鼓室积液、耳硬化症。内耳疾病更易引起此症,声带损伤、梅尼埃病。此外,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耳鸣。中医认为,多为暴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致少阳经闭阻而发生。还有外感风邪,壅遏清窍,或肾气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成。治疗妙方如下:①芹菜汤治耳鸣方:芹菜100g,槐花20g,车前子2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白果汤治耳鸣方:白果10g,枸杞子3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龙胆草汤治耳鸣方:龙胆草10g,泽泻15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5.耳聋 是指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轻者在缩短距离或声音加大之后,尚可以听清楚;重者听不到任何声响。按照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类,按照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两类,按照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导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三类。引起耳聋的原因较多,如外耳道的病变,像耵聍栓塞、外耳道闭锁等,使外耳道阻塞而耳聋;中耳的外伤,像颅底横形或纵形骨折,伤及中耳和听骨链;中耳炎症,像急性咽鼓管炎、化脓性中耳炎等;中耳肿瘤、耳硬化症等均可引起耳聋。病情有轻有重。治疗妙方如下:①柴胡治肾虚耳聋方:柴胡12g,制香附9g,川芎12g,石菖蒲12g,骨碎补9g,六味地黄丸(包煎)3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黄芪治药物神经性耳聋方:黄芪25g,党参15g,丹参12g,川芎9g,骨碎补12g,五味子9g,补骨脂12g,仙灵脾12g,磁石30g(先煎),黄精12g,何首乌12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香附葛根治外伤性耳聋方:制香附60g,柴胡60g,川芎30g,葛根60g,甘草10g。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6.鼻炎 是鼻腔黏膜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炎大多因为受凉后身体抵抗力减低,病毒和细菌相继侵入引起,也可因为某些以呼吸道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的鼻部表现。急性鼻炎屡发可转为慢性,一些心脏病或肾脏病人,因鼻腔长期或经常瘀血也可造成慢性鼻炎,还有某些其他病症以及粉尘、气体、温湿度急剧变化均可引起此病。治疗妙方如下:①双豆汤治过敏性鼻炎方:绿豆15g,淡豆豉20g,防风15g,甘草10g,石菖蒲15g,辛夷10g(包煎),细辛3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鹅不食草治各类鼻炎方:鹅不食草2g,细辛6g,白芷2g,全虫2g,薄荷1g,川芎1.5g,青黛1g。上述诸药共研细面,用湿药棉蘸药粉塞鼻约30分钟取出即可,每日2次。症状缓解停用。③淡苍耳子治急慢性鼻炎方:淡苍耳子12g,辛夷10g(包煎),白芷6g,薄荷6g,炒山栀子10g,黄芩10g,金银花20g,连翘12g,杏仁10g,桔梗10g,野菊花10g,葱白带须3个。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7.咽喉炎 是咽喉部位黏膜的急性炎症。在发病初期,咽喉部感到发热、刺痒和干燥不舒服。病重者,咽喉肿痛,舌根强硬,喘急,胸膈不利,吞食疼痛,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的症状。声音变为嘶哑,严重时失声。喉内多有痰而且不易咳出,常黏附于声带表面。治疗妙方如下:①绿豆汤治咽喉炎方:绿豆30g,荷花30g,五味子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百地粥治慢性咽喉炎咳声嘶哑方:百合50g,生地30g,粳米50g。每日一剂,先将生地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时,去渣留汁于锅中,再将百合、粳米放入慢煮成粥,少放白糖,调匀。分2次,空腹服。症状缓解停服。③公英蓝根汤治急性咽喉炎方:蒲公英50g,板蓝根3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8.牙痛 是由牙病所引起,可分为:龋齿牙痛,为牙体腐蚀有小孔,遇到冷、热、甜、酸时才感到疼痛;急性牙髓炎,是引起剧烈牙痛的主要原因;急性牙周膜炎,疼痛剧烈,呈持续性跳痛;急性智齿冠周炎,主要是第三磨牙位置不正,牙冠面上部分有牙龈覆盖和食物嵌塞,容易发炎而致牙痛。治疗妙方如下:①丝瓜姜汤治牙龈肿痛牙痛方:丝瓜500g,生姜100g。每日一剂,将鲜丝瓜洗净,切断,生姜洗净,切片,两味药物加水煎煮3个小时,取汁300毫升,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石膏治各种牙痛方:生石膏9g,玄参9g,升麻9g,细辛3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③大黄蜈蚣治牙痛方:大黄5g,蜈蚣1条。每日一剂,研细粉,1次用温开水冲服。孕妇禁用。症状缓解停服。

9.牙周病 是牙周围组织呈慢性破坏,而自觉症状不够明显,多不注意,一旦发生牙齿出血、溢脓、牙齿松动、移位或出现牙周脓肿,或者症状加重,始来看病。如不治疗,其牙齿丧失的数目常不是单个的,而是多牙同时受累。其病成年之前很少发生,青壮年后发病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人增加,且病情加重。牙龈出血、口臭是早期症状。中医学称为牙齿动摇、牙齿松动、牙动。治疗妙方如下:①急性牙周炎止痛方: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谷精草18g,金银花15g,蝉蜕6g,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服。症状缓解停服。②牙龈脓肿方:生大黄20g。每日一剂,用米醋浸泡,漱口3~4次。症状缓解停用。③牙周病方:海螵蛸50g,槐花炭5g,地榆炭5g,儿茶5g,薄荷脑0.6g。以上诸药为细粉,装瓷瓶备用,用时取少许刷牙,每日3次。症状缓解停用。

10.口疮 口疮病不同年龄的男女均有发生。多由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导致。口疮病往往反复发作,久不愈,严重时影响进食。其表现口腔内、唇、颊、上额等处的黏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之较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形,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治疗妙方如下:①上焦实热口疮方:莲子心5g。每日一剂,泡水频服。症状缓解停服。②中焦脾虚口疮方:党参10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30g,藿香10g,薏苡仁20g,扁豆15g,陈皮15g,法半夏10g,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服。症状缓解停服。③下焦阴火口疮方:绿豆60g,生地30g。每日一剂,水煎,去生地,食豆饮汤。症状缓解停服。

11.口臭 是指胃肠积热,口腔疾病,慢性疾病,所致呼气口内发出难闻气味。常见疾病有龋齿、牙龈瘘管或牙龈发炎、牙周病、鼻窦化脓、扁桃体脓肿、消化道疾病、糖尿病、消化不良等。治疗妙方如下:①葛根治口臭方:葛根30g,藿香12g,白芷12g,木香10g(后下),公丁香6g,仙鹤草15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频频含漱口腔。口腔溃疡者不宜用。症状缓解停用。②荆芥穗治口臭方:荆芥穗9g,薄荷9g,薏苡仁9g,滑石9g(包煎),生石膏15g(先煎),桔梗6g,枳壳6g,生地6g,僵蚕6g,黄柏6g,防风5g,前胡5g,猪苓5g,泽泻5g,黄连3g,竹叶3g。每日一剂,水煎服。症状缓解停服。③大黄炭、冰片各等量。共为细末,每日晨起取少许药末刷牙。症状缓解停用。

12.失音 是指声音失去正常的圆润、清亮的音调。见于喉咽、声带麻痹、喉部肿瘤等病症。中年以上患者,如出现声音嘶哑并持续不能痊愈,应考虑喉部肿瘤的可能性,须及时就医。治疗妙方如下:①苏叶治失音方:茶叶3g,苏叶3g,食盐6g。每日一剂。首先用砂锅将茶叶炒至焦,再将盐炒至呈红色,同苏叶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②冰糖梨水养声带方:冰糖50g,梨(鸭梨、秋梨、雪梨均可)2个。每日一剂。将梨洗净切块,同冰糖共放入砂锅中,加水煮烂,取汁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③天花粉治失音方:天花粉9g,青黛6g(包煎),玄参9g,地骨皮6g,冰片1g(冲服),人工牛黄3g(冲服),知母18g,川贝母18g。每日一剂,水煎服。症状缓解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