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证
1.表证
表证是部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因此,表证往往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①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②病因病机 六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阻遏卫阳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肌表失于卫阳的温煦,而恶风寒;卫阳被郁,肺气宣降失常,而鼻塞,咳嗽,甚至喘息;邪气郁于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而头身疼痛;邪在皮毛,正气与之相争于表,而脉浮;邪气不深,而仅至舌苔薄白。③治法 辛散解表。
2.热证
热证是指人体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①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冷饮,面色红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症状。②病因病机 热证多由外感火热之邪;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因房事劳倦,劫夺阴精,阴虚阳亢所致。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凉;火热伤阴,津液被耗,而小便短赤;津伤而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而面红目赤;热上扰心神,而烦躁不宁;肠热液亏,而大便干结;热盛阴伤,而舌质红,舌苔黄干少津;阳热亢盛,血流加速,而脉数。③治法 清热泻火(或清热养阴)。
3.实证
实证是指邪气过盛所反映出来的一类证候。一般说来,实证虽属邪气过盛所致,但正气犹能抵抗,未至亏损的程度,故实证往往表示邪正处于斗争激烈的阶段。①临床表现 由于实邪的性质及所在的部位不同,实证的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主要有发热,腹胀痛据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声辘辘,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②病因病机 形成实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邪侵入人体;另一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气机升降紊乱,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机产物停留在体内所致。邪气过盛,正气与之抗争,阳热亢盛,而发热;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而烦躁甚至神昏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息气促;痰盛者,而痰声辘辘;实邪积于肠胃,腑气不通,而腹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水湿内停,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湿浊蒸腾,而舌苔厚腻;邪正斗争,搏击于血脉,而脉实有力。③治法 泻实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