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骨痹)针灸论治与应用

(十九)颈椎病(骨痹)针灸论治与应用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而产生的颈肩、上肢系列症状表现,称为颈椎骨性关节炎病,简称颈椎病。可见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动脉型、交感型。常见的有颈型、神经根型、颈动脉型。本病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

1.主证

颈部疼痛,僵硬,酸胀,头痛,头晕,耳鸣,耳聋,上肢疼痛麻木等症。

2.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外因);睡姿、体姿不良,外伤(不内外因)等;加之机体气血不足(阴阳虚弱),“两虚(邪正)相得病乃成”。其病机为正邪斗争导致气机紊乱。表现为阴阳失衡:肺虚皮痹;脾虚肌痹;肝虚筋痹;肾虚骨痹;影响于心而痛,概为痛、僵、酸、麻等四大证。总体病机:气行不畅,经络阻滞,痰浊瘀血,皮肌筋骨弱,而闭阻不通痹证发也。

3.治疗原则:

温阳益气(以扶正),活血通络(以驱邪)。

4.选穴配方及用法

【君穴】①肾经(补肾填精)1个(补法+灸法):太溪(腧穴、原穴);②脾经(健脾益气)1个(补法+灸法):太白(腧穴、原穴)。

【臣穴】①心经(养血通络)1个(泻法):少海(合穴);②肝经(荣筋疏达)1个(泻法):太冲(腧穴、原穴);③肺经(补气宣散)1个(补法+灸法):中府(肺之募穴);④奇经(补阳益阴)1个(补泻法+灸法):大椎(督脉)。

【佐穴】颈部调理、矫正操:①前驱后伸;②左拉右拉;③左望踵右望踵;④左望月右望月;⑤雏鸟欲飞。⑥前后旋转肩关节。注:每做一个动作须坚持3秒钟,每节做10次,每日1次。

【使穴】局部即颈部(温通)1个(补泻法+灸法):肩外俞、天窗、风池、肩贞、臂臑,经外奇穴四神聪、颈夹脊穴。注:这一组穴位,要按顺序选用,每次只选1个即可。

5.用法疗程

每天依此治疗。45岁以内患者,每个疗程7天,治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天。45岁以上患者,每个疗程7天,治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天。

6.疗效观察

确切诊断,科学治疗,坚持疗程,结束复查。有效为症状消失;治愈为症状消失,组织结构(水肿、间盘异位等)恢复正常。用此针灸及局部调理法,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