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皮肤科疾病
1.痱子 是夏季常见的皮肤损害疾病,由于外界气温增高时,汗液分泌过多而停留于皮肤表面所致。表现为密集红色小豆疹,或小泡,感染发展成脓疱疮,或疥肿。好发的部位,有头面、胸、腹、肩颈、肘窝和股部。有瘙痒和灼热感。治疗妙方如下:①苦瓜治痱子方:鲜苦瓜1个。将苦瓜切成丝,装入碗中,加食盐0.3~0.5g,搅拌,腌制几分钟,揉汁涂擦患处,每日3~5次。症状缓解停用。②马齿苋治痱子方:鲜马齿苋200g。将鲜马齿苋切碎,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凉后外涂,每日3~6次。症状缓解停用。③寒水石治痱子方:寒水石、滑石、甘草各等份。诸药研细末,备用。水洗患部,擦干,涂上药粉,每日2~3次。症状缓解停用。
2.冻疮 是指局部皮肤、肌肉因寒气侵袭,血液凝滞,形成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肉损伤的疾病。由耐寒性差,或暴冷着热,或暴热着冷等引起。多发生在手、足、耳郭等暴露部位,初起局部皮肤呈苍白漫肿、麻木、冷感,继则呈青紫色,或有斑块、边缘赤红,自觉灼痛,瘙痒等。轻者十天左右自行消散,重者则疼痛加剧,出现紫血疮,皮肤溃烂,收口缓慢,严重的有水疱,疱破后可形成溃疡,有瘙痒和烧灼,甚至疼痛之感。治疗妙方如下:①治冻疮红辣椒酒方:红辣椒50g,白酒100毫升。将红辣椒洗净切成细丝断成末,用白酒浸泡5~7天,备用。用时涂擦患处,每日3~6次。注意:溃烂处不宜涂擦。症状缓解停用。②治冻疮生姜方:生姜1块。将生姜煨热,切开擦患处,每日2~3次。注意:冻疮溃烂不宜擦用。症状缓解停用。③治冻疮荆苏汤方:荆芥20g,苏叶20g,桂枝20g。诸药加水3000毫升,煎煮10~2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温时洗患处,每日2~3次。症状缓解停用。
3.痤疮 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面、胸、背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由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虚热,内蕴上蒸,外受风邪等因素所致。属中医的肺风粉刺范围。表现为颜面等处发生散在的针头或米粒大小的粟疹,或黑头,能挤出粉渣样分泌物。治疗妙方如下:①治痤疮薏苡仁方:薏苡仁30g,败酱草30g,穿心莲3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② 治痤疮枇杷方:生枇杷叶12g(去毛),桑叶12g,麦冬12g,天冬12g,黄芩12g,菊花12g,生地12g,白茅根12g,白鲜皮12g,地肤子9g,牛蒡子9g,白芷9g,桔梗9g,茵陈9g,丹皮9g,苍耳子9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③治痤疮苦参方:苦参10g,白芷10g,白花蛇舌草25g,丹参20g,川椒3g,仙灵脾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
4.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急性、慢性皮肤病。急性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疮、奇痒等,在皮肤上呈弥漫性发生分布。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皮肤肥厚,表面粗糙,皮肤呈暗红色及有色素沉着,呈苔藓样。治疗妙方如下:①治湿疹银菊茶方:银花10g,菊花5g。每日1剂,水煎去渣取汁,当茶频服。症状缓解停服。②治湿疹艾叶方:生艾叶30g,花椒15g,石菖蒲15g,蛇床子15g,苦参12g看,黄柏12g,地肤子15g,百病15g。每日1剂,加水2000毫升,煎煮20分钟,不去渣,用纱布浸药汁后包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症状缓解停用。③治湿疹蝉衣方:蝉衣5g,苦参10g,土茯苓20g,薏苡仁25g,白蒺藜12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山栀子6g,甘草5g,苍术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症状缓解停服。
5.脱发 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发脱落的现象。在生理方面有妊娠、分娩;在病理方面有伤寒、肺炎、痢疾、贫血以及癌瘤等;还有用脑过度,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脱发。临床上分为脂溢性脱发、先天性脱发、症状性脱发、斑秃等。祖国医学认为,脱发多由于肾虚、血虚,不能营养于毛发;或血热风燥,湿热上蒸所致。治疗妙方如下:①治脱发首乌汤方:制首乌24g,熟地15g,侧柏叶15g,黄精15g,枸杞子12g,骨碎补12g,当归9g,白芍9g,大枣15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治脱发黄芪熟地汤方:黄芪24g,当归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旱莲草15g,黑豆30g,黑芝麻15g,制首乌30g,熟地25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治斑秃干地黄汤方:干地黄60g,山药60g,枸杞子60g,女贞子60g,桑葚子60g,神曲30g,蚕沙30g。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早晚服。症状缓解停服。
6.白发 白发不包括老年性自然衰老所导致的白发,指因为遗传因素,或某些疾病导致早年性白发症。现代医学认为,白发症主要是毛发黑色素形成减少,由黑色素细胞形成黑色素的功能减弱,酪氨酸酶的活性减低所致。凡情绪过度紧张、用脑过度、忧虑、惊恐、神经外伤等都可造成白发。此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也可出现白发。治疗妙方如下:①治疗白发梧桐子汤方:梧桐子15g,何首乌25g,黑芝麻15g,熟地25g,砂仁6g(后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治白发黑黑汤方:黑豆25g,黑芝麻25g,何首乌12g,熟地12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治青年白发何首乌方:何首乌9g,生地9g,白芍9g,当归9g,夏枯草9g,菊花9g,连翘9g,桑叶9g,黑芝麻30g,白茅根30g,牡丹皮9g,黑豆3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7.雀斑 是指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的褐色,或淡褐色针头至黄豆粒大小的斑点,多见于女性,好发于面部,也可发生于颈部以及手背部。雀斑与阳光刺激有关,夏季较显著。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有关,多因为肾水不足,火邪郁于经络血分,复感风邪凝滞所致。治疗妙方如下:①治疗雀斑当归汤方:当归9g,生地9g,川芎6g,赤芍9g,白芍9g,丹参24g,牡丹皮9g,泽兰9g,益母草12g,郁金9g,陈皮9g,香附9g,白芷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治疗雀斑丹参汤方:丹参30g,浮萍30g,生地20g,连翘15g,红花10g,川芎10g,荆芥穗10g,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治疗雀斑茵陈地榆汤方:茵陈20g,生地榆15g,紫草15g,赤芍10g,地肤子15g,土茯苓15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
8.癣 包括头癣、手癣和脚癣等。头癣是指发于头部毛发及皮肤的真菌病。表现为头发无光泽,脆而易断,头皮有时发红,有脱屑或结痂。结黄痂致永久性秃发的是黄癣,脱白屑而不损害毛发的是白癣,均有传染性。手癣是指真菌侵犯手部表皮引起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多由足部传染而来,亦可直接发病。表现为初起紫白斑点、瘙痒,而后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延及全手。脚癣是因丝状真菌侵入足部表皮所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多通过与病人共用拖鞋、擦脚布传染。常发生在趾间或足底,表现为足趾间糜烂发白,奇痒难忍,抓破后露出红润面,常继发感染。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表现为皮肤干燥,脱皮;湿性表现为脚趾间有小水疱、糜烂、皮肤湿润,擦破老皮后见潮红,并渗出黄水。反复发作,春夏加重,秋冬减轻。常继发感染引起疼痛、发热。中医认为,其病多为湿热下注,或因久居湿地染毒所致。治疗妙方如下:①五倍子治头癣方:五倍子30g。将五倍子水煎取汁,加米醋120g调和,涂患处,每日5~6次,连用3~5天。症状缓解停用。②紫荆皮治手癣方:紫荆皮100g。每日一剂,将药打碎水煎取汁,用药液浸泡患部30分钟,1日2次。症状缓解停用。③川楝子汤治脚癣方:川楝子18g,浮萍30g,荷叶30g,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外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足,每日早、午、晚各一次,5日为1疗程。症状缓解停服、停用。
9.白癜风 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症。常因皮肤色素消失而发生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好发于颜面和四肢,常无自觉症状。白斑部位皮肤正常,只有对称性的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症状。此病的病因不明,可能是一种酪氨酸酶或其他酶受到干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与遗传因素和神经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白癜风周边可见黑色素增多现象,皮损大小、形状、数目因人而异,可发于人体表皮任何部位。治疗妙方如下:①红花当归治白癜风方:红花10g,当归10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②当归柏子仁治白癜风方:当归、柏子仁各250g。将两味药烘干,研成细粉,炼蜜为120丸,每次1丸,每日3次,饭前服。症状缓解停服。③大黄治白癜风方:生大黄50g,甘油、酒精适量。将生大黄研成细粉,加甘油20g、95%酒精适量,调匀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先将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晾干后用药膏涂擦,每天早、晚各1次。症状缓解停用。
10.鸡眼 多见于足底及足趾的角质增生物。呈灰黄色或蜡黄色,系足上比较突出部位的皮肤长期受到压迫,或者摩擦,发生局限性角层增厚,其尖端逐渐深入皮层,圆形基底裸露皮外,坚硬如肉刺,行走时压迫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严重时影响走路。治疗妙方如下:①蜈蚣治疗鸡眼方:蜈蚣30条,乌梅9g,菜籽油或香油适量。将蜈蚣、乌梅焙干,共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再加入菜籽油或香油(以油浸过药面为度),浸泡7~10天后,即可使用。用时,先将1%盐水浸泡患部15~25分钟,待粗皮软化后,剪除粗皮(以见血丝为宜),再取适量药膏调匀,外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12小时换药1次。每日1次。症状缓解停用。②半夏治鸡眼方:半夏适量。半夏研成细末,先将鸡眼表面角质层用刀削成凹状,放入适量的半夏粉,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每日1次。症状缓解停用。③荔枝核治鸡眼方:荔枝核适量。将荔枝核放在太阳下晒,或置瓦片上焙干,碾成粉末,用米醋混合如泥,即成。用时,将药膏涂抹患处,上盖脱脂棉,用纱布包扎。每晚把脚洗干净后更换1次。轻者3~5天,重者8~9天,即除。
11.尖锐湿疣 是由病毒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多半通过性交感染,在上皮细胞内生长,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易繁殖。好发部位在皮肤、黏膜交界的温暖湿润处,如阴部、肛周、阴茎等。初期为小而柔软的疣状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或菜花样,根部可有蒂,表面湿润,可因潮湿刺激浸渍而破溃、糜烂、出血,疣体巨大,可覆盖整个阴部。尖锐湿疣偶见于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如腋窝、脐窝、乳房、趾间等。治疗妙方如下:①马齿苋治尖锐湿疣方:马齿苋60g,大青叶30g,明矾21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熏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熏洗后,外用六一散涂撒。症状缓解停用。②败酱草治尖锐湿疣方:败酱草30g,马齿苋20g,土茯苓25g,板蓝根20g,萹蓄20g,芒硝20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倒入干净盆中,擦洗患处,然后再坐浴10分钟,早、晚各1次。1周为1疗程。③黄芪治尖锐湿疣方:黄芪15g,黄柏15g,苦参15g,薏苡仁15g。将上药研成细粉,用竹板敷于患处,轻轻用力摩擦使药粉与患处紧贴。每次用0.5~1g,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2个疗程可愈。
12.带状疱疹 是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可发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腰背为多见。感染病毒后,往往暂不发生症状,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时才引起发病。好发于三叉神经、椎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分布区。初期有瘙痒、灼热或疼痛的感觉,时有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随后有不规则的红斑、斑丘疹出现,很快变成绿豆大小的集簇状小水疱,疱液澄清,周围绕以红晕。数日内水疱干涸,可有暗黑色结痂,或出现色素沉着;同时不断有新疹出现,新旧疹群依神经走行分布,排列成带状;疹群之间皮肤正常。有的病损消退后,留有神经痛,多数病人在发病期间疼痛明显,少数病人可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痒感。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日久化火而致肝胆火盛,外受毒邪而发。属中医的缠腰火丹、缠腰龙、蜘蛛疮范畴。治疗妙方如下:①黄瓜叶治带状疱疹方:鲜黄瓜叶100g。将鲜黄瓜叶捣如泥,涂擦患处,每日2次。症状缓解停用。②当归治带状疱疹方:当归50g。将当归研成细末,每次1g,每日4次服。症状缓解停服。③龙胆草治带状疱疹方:龙胆草、当归、王不留行各等份。将龙胆草、当归研成细粉,每次服4g,每日3次。同时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研成细粉,用麻油调匀,每日3次,敷患处。症状缓解停服、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