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地黄
地黄又名山白菜、婆婆奶。地黄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生地黄偏重凉血止血,故对皮肤病有效;熟地黄偏重滋阴补血,故对阴虚贫血有益。据分析,地黄中含有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类物质。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等作用,可应用于多种病症。其性微温,味甘而不苦,为滋阴补肾,养血补血食物。凡是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可治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崩漏、产后血晕,以及小儿热病、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等病症。每日用量生地黄25~50g,熟地黄15~25g。
【药用功能】滋阴,养血,凉血。
【宜食】适宜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者;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者;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之咽喉干痛者;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红斑者食用。地黄适宜用砂锅煎煮服食。《本草经疏》曰:“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
【忌食】地黄其性凉,凡是脾胃虚弱腹泻,胃虚食少者忌服。地黄忌萝卜、葱白、薤白、韭白一同食用。地黄还忌用铜、铁器皿煎煮。在《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勿令犯铜铁器。”《品汇精要》中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医学入门》记载:“中寒作痞,易泄者禁。”
【传说】宋代方书《信效方》中记载了一则关于生地黄的生动传说。该书作者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有一次外出验尸,当地保正赵温却没到验尸现场。他就问当地人:“为何赵保正不来?”回答说:“赵保正衄血数斗,昏沉沉的,眼看有生命危险了。”他迅速见到赵保正,只见赵的鼻血就像屋檐水似的不断滴着。他马上按平日所记的几个止衄血的方子,配药给赵治疗,但血势很猛,吹入鼻中的药末都被血冲出来了。仍然血流不止。他想:治血病没有药能够超过生地黄的了,于是当机立断,即刻派人四处去寻找生地黄,得到十余斤。来不及取汁,就让赵生吃,吃到三四斤,又用生地黄渣塞鼻,过了一会儿,血便止住了。本书还有用生地黄止血的记载:癸未年(公元1163年),该书作者的姐姐吐血,有医生教她姐姐取生地黄捣烂绞取汁煎服,每天服用数升,结果3天就痊愈了。熟地黄有滋阴补血的功能,可用于阴虚贫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