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和淀粉,并有少量的钾、铁、钙、磷等微量元素,还有银杏酸、银杏醇等。有收缩膀胱括约肌的作用,故可治疗小儿遗尿症。白果酸能够抑制结核菌,可治疗肺结核。每日用量3~9g。
【药用功效】敛肺气,定咳喘,止带浊,缩小便。
【宜食】适宜肺结核咳嗽,老年人虚弱哮喘,妇女体虚白带,中年人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者食用。均须炒熟或蒸熟后食用。
【忌食】白果有毒,不宜多食常食;五岁以下小儿忌食。
【传说】传说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白果,从小死了爹娘,12岁就给财主放羊,受尽了人间苦难。一日在山坡上拾到了一枚奇异的果核,宝贝似的赏玩了几天舍不得扔掉。最后把它种在了常去放羊的大刘山的一个山坳里。经过几年的精心照料,这颗神奇的种子生根发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每年秋天都会结满黄澄澄的果子。一天白姑娘赶着羊群来到了这棵树下,突然接连咳嗽几十声,痰涌咽喉吐咽不下,顿时昏迷过去。这时,只见从大树上飘下来一位美丽的仙女。手里拿着几颗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取出果核,搓成碎末,一点一点地喂进白姑娘口中,片刻,痰就不涌了。白姑娘睁开眼睛,那仙女朝她笑了一下,就飞上大树不见了。惊异的白姑娘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从树上摘下许多果子及叶子,带到村里,送给有咳嗽病的人吃,吃一个好一个,一棵树结的果子治好了成千上万的咳喘病人,而且伴有高血压的血压也下降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人们干脆把白姑娘送的果子叫白果,那结满白果的大树就叫白果树了。从此“白果树叶降血压,白果树果核治咳喘”,连同白果姑娘的故事就被世世代代传了下来。东汉时期,有一位法号叫先觉的僧人,路过此地,发现白果树旁的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枯,认为白果树的生长及治病的灵验都与此泉有关。就取名为“灵泉”。后人在灵泉和白果树旁建了一座寺院,叫“灵泉寺”,并在清泉的出水口雕凿了一尊龙头,使泉水由龙嘴里喷射而出,很是壮观。至今,那株不知经过多少岁月的白果树依然枝繁叶茂,高大挺拔地屹立在禹州神后镇的大刘山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参观。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酯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