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系列活动主题的思考与框架的构建

一、四季系列活动主题的思考与框架的构建

叶澜教授提出以自然四季及其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来策划学生活动的建议,期望通过校园四季活动的整体设计,统整自然与文化资源,引领与促进学校生活的深度再造,以综合活动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其从有序节律走向基于生命成长的融通与人文。那么,班级的四季活动基于这个大方向,又该如何设计与实践呢?

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小学中年级的孩子们对于四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我们召开了班级访谈会,通过回顾和梳理原有的班队主题活动,表达对班级活动的参与体会,各小队纷纷畅谈对于四季的想法。孩子们的反馈集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愿:希望四季是好玩的,有趣的,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四季的知识;希望能有有个性的展示舞台,并且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与生活相关的常识。经过充分听取“民意”以及年级班主任的集中“会诊”,基于年级学习内容、年段成长目标、学生认知规律等,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我们设计出“年级四季方案”。从四季的“外显形象标志、内在季节资源、学期生活节律”等要素上进行较为全面的顶层设计,最终确定了春夏秋冬与衣食行住相结合的实施策略,确定了“特色春服我来秀”“舌尖上的夏日”“品秋行动”“冬的温暖”四个各具季节特色的主题,使每季的活动有主题、有目标、有特征、有内容、有生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