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的辨析

(一)基本概念的辨析

已有学者对三个概念的关系和差异进行过专门研究。[3]总体而言,三个概念在管理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具有演变中的相关性,同时存在质的类型区别。

1.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中,个人或组织利用已有资源去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组织和激励其努力、积极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3.治理与前两个概念已取得相对共识不同,治理的新内涵还在逐渐厘清中,目前获得较多认可的是: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4]

三者都是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朝向未来目标达成的一个过程,体现出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系统性、目的性和过程性,所不同的是目标的形成、过程的运行,以及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及其关系等(见表1)。

表1 管理、领导与治理的比较

从管理到领导再到治理,在主体层面,重心越来越下移,形成多元参与、互动生成的局面;在目标层面,越来越关注多元、不确定性的协商生成;在过程层面,越来越强调做事对成就人的价值,以及成人成事的转化统一。这些发展趋势与信息化时代普通人主体能动性的真实到来、转型社会的多元不确定性等密切相关,也因之不会只停留于理论主张,而是具有现实基础以及迟早实现的可能。“在转型变革中,人是最重要的、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果只关注成事,学校也会发生变化,但可能是短暂的,随事之成而消停。”[5]在学校是个有机体的意义上,广义的管理可视为其神经系统,狭义的管理是其额叶在活动,领导可视为是以额叶为总指挥的整个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在活动,且逐层激发、配合,治理则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内的全部神经系统、多种器官都在活动,且协同互动。有持久生命力的有机体的特征是:随着脑的发育、健全,全部神经系统越来越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