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研究方式与中国创新[1]

教育的研究方式与中国创新 [1]

伍红林[2]

关于教育学的独立性与科学性一直争论不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学没有形成自己研究教育的独特方式。考察西方的教育研究可以发现,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教育研究传统在学术根源上可以归结为一种旁观式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由于西方理论优先传统的影响一直未能突破。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学的崛起,逐步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深度介入式教育研究。理论研究者通过深度介入,“在教育之中研究教育”,着力探究教育实践的内在结构、过程与机制,将教育研究过程与教育实践变革过程融为一体,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形成教育学自己对教育的逻辑判断,从而使教育学得以自立,并发挥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200多年,传入中国也有100多年。发展至今,人们对其科学性与独立性的争论一直不断。这样就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无法以让人信服的理由和根据确定教育学的独立性与科学性,另一方则因教育实践的现实存在又不能无视教育学的存在。我们相信这种情形还会持续。本文拟从研究方式的视角入手,对当代教育学的自立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