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作有创意
创作是每节音乐课堂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思想、有意义的创作是音乐课堂上所需要的重要原则。因此,大胆而有创意的制作,包括歌曲制作、音乐制作就非常重要,也是打开学生艺术想象空间,提升音乐思维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但我们需要明确,其实,在音乐教学中,孩子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模仿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有自己的移情力的提升。从感受音乐的体态律动中就有着乐感的培养,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介入,音乐经验的课外和课内的关联本身就是一种转换性的创作,是一种优势迁移、兴趣迁移和能力迁移的可能和表现。也可以从欣赏的角度,从作曲者、演唱者的创作角度切入,以创作为线索的学唱和欣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有创意地听和听出创意来,有创意地唱和唱出创意来,有创意地唱演组合和唱演出创意来。包括和学生一起来编创课堂管理音乐,将所有的说、评都以唱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方面有的老师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在音乐课堂上唱比说更有意义,使得音乐课堂上的管理从“说的管理”到“唱的管理”则更有创意。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通过钢琴的旋律表示提醒和结束,这本身就可以看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反映。当同学们都安静下来时,老师说“你们听懂了老师的意思”时,可能比简单的如“接下来”或“大家安静下来”甚至“给我安静下来”,效果要好得多,如何让音乐课堂充满音乐值得音乐老师去探索。同斯霞老师的“饱满”案例一样,音乐课堂上也同样可以用学科知识进行管理和组织学习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将音乐创作与音乐课堂教学生活的双重组合,音乐作品本身存在着“复调”的可能,而在音乐教学中的“复调结构”则使得音乐学科教学价值的结果与过程统一,达于显隐相生的美学境界。有创作或有创意的制作是课堂灵动和生气的一种比较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创新教学设计,也需要勇气,敢于尝试和反思。这里提醒老师千万不要忽视某些孩子在课堂上呈现的随机创作意识和冲动,这可是音乐天才的萌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