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拿大姊妹校“跨文化互惠学习”的叙事探究[1]

中国-加拿大姊妹校“跨文化互惠学习”的叙事探究 [1]

卜玉华 齐 姗 钟 程 朱园园[2]

本文将以一对中加跨文化互惠学习的姊妹校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下问题: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普通学校如何为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搭建一条经济成本低而又能够深入互动的国际交流之路?如何为教师搭建一条通向国际同行间的对话之路?如何将跨文化互惠学习的新理念和新经验融入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学生活动、教师发展和学生评价等领域,以促成富有中国特质和国际色彩的现代学校?这项研究起始于2013年温莎大学的许世静教授和康纳利(Micheal Connelly)教授联合申请的“中加教师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惠学习研究”项目,叶澜教授和卜玉华教授作为项目组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中加跨文化互惠学习中的姊妹校建设研究,华坪小学和森瑞学校因此以姊妹校的身份加入此研究项目。本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叙事研究,并辅以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发现,这对姊妹校5年的互惠学习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互惠路径探索期、非对称互惠期和对称互惠期。同时,华坪小学在互惠学习中取得如下成效:建构了“两校自主互惠、多方支持”的交流模式;勾勒了有机整体的办学蓝图;发挥综合型课程的长处,融通了三类课程;探索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双主体交互型”教学模式;开展了一系列“跨文化互惠型”的学生活动;建立了“人员—技术—资源—评价”四大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