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上田村麻吕的军功

四、坂上田村麻吕的军功

延历十三年(794年)六月,坂上田村麻吕率军攻打虾夷,捷报频传。《日本纪略》记载:

延历十三年(794年)十月庚子朔,丁卯,二十八日,征夷将军大伴弟麻吕奏:斩首四百五十七级,捕虏一百五十人,获马八十五匹,烧落七十五处。

这只是战争初期的战况报告,其后的战况书中没有记载。

不过,延历十四年(795年)正月条中有“征夷大将军大伴弟麻吕朝见,进节刀”的记录。延历十四年(795年)二月七日条有“诏曰云云:征夷大将军以下,加爵级”的记载,然后就是“论功行赏”的叙述,可见征夷一事到此算是告一段落。

延历十四年(795年)五月,俘虏大伴部阿弖良等,连同妻儿族人共六十六人被发配到日向国。《日本纪略》中还记载,同为俘虏的外从五位下吉弥侯部真麻吕父子二人被处斩首。可见这场战争的俘虏因其情节轻重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从“大伴部”的姓氏和“外从五位下”的封号来看,这两人应该都是虾夷的豪族,将他们发配到西部边陲,就是为了完全切断他们与旧部的联系。

在这场战争中,朝廷的官兵中也有胆怯懒散之辈,《日本纪略》延历十四年(795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条记载:“逃军诸国军士三百四十人,特宥死罪,配陆奥国,永为栅户。”由此可见,这场战争赢得并不轻松。“栅”,就是后来的寨关,栅户就是寨关的守卫,也就是后来的屯田兵。

《日本纪略》延历十五年(796年)十一月条记载,将相模、武藏、上总、常陆、上野、下野、出羽、越后等国国民九千人迁往陆奥国伊治城,同样作为守城士兵。

延历十六年(797年)十一月,坂上田村麻吕出任征夷大将军,可见他应该是在前面的战争中立下了战功。当时,还任命了副将等职,不过,史书中没有记载详细人名。当时,虾夷虽然战败,但依然野心不死,从《日本纪略》延历十八年(799年)十二月“陆奥国报:俘囚五人,野心未改,往返贼地,故而拘禁,发配土佐国”的记载中可以知晓。不过,当时已经攻下了所谓的“贼巢”——胆泽,所以,这里说的“贼地”应该是指更偏远的东北边陲,即现在的青森县附近。

被俘虏的虾夷族国司、郡司等依然没能真心臣服,《日本纪略》记载:

延历十九年(800年)十一月庚子,六日,遣征夷大将军近卫权中将陆奥出羽按察使从四位下兼行陆奥守镇守将军坂上大宿祢田村麻吕(即坂上田村麻吕)检校诸国夷俘。

次年,延历二十年(801年)二月,坂上田村麻吕拜领节刀,从京城出发,再次征讨虾夷。《日本纪略》延历二十年(801年)记载:

延历二十年(801年)九月丙戌,二十七日,征夷大将军坂上宿祢田村麻吕(即坂上田村麻吕)等言:臣闻云云,讨伏夷贼。

延历二十年(801年)十月,丁巳,二十八日,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进节刀。

延历二十年(801年)十一月己未朔,乙丑,诏曰云云,陆奥国虾夷等,历代涉时,侵乱边境,杀掠百姓,是以遣从四位上坂上田村麻吕大宿祢等,伐平扫治,云云。授(坂上)田村麻吕从三位,已下授位。

《日本纪略》延历二十一年(802年)正月记载:

延历二十一年(802年)正月甲子,七日,陆奥国三神加阶,缘征夷将军(坂上田村麻吕)奏灵验也。

延历二十一年(802年)正月乙丑,八日,加征夷军监以下军士以上位勋,各有等级也。

可见此次征夷取得了成功。从坂上田村麻吕的位阶自“从四位下”越级晋升到“从三位”这一点来看,这次战争应该是大获全胜。《日本纪略》延历二十一年(802年)正月十一日圣旨中用了“官军薄伐,辟地瞻远”(圣旨全文见下一小节)这句话来形容他的功绩,可以看出,这次官军长途跋涉深入了以前从未涉足的地区。

当时的虾夷,和现在北海道鲁钝、近乎野人的阿依努人并不是同一族群,虾夷人身形魁梧,有一定的文明程度。其中豪族大家占据各地,与朝廷对抗,他们率领族人,劫掠侵扰当地百姓。相关记录可以参见《日本后纪》延历十八年(799年)二月条相关记载:陆奥国新田郡(今栗原郡)百姓弓削部虎麻吕,及其妻丈部小广刀自女等被流放到日向国,他们的罪名是:久居贼地,通晓虾夷语,多次言语煽动虾夷俘虏作乱。

前面记载中出现的“坂上田村麻吕奏请封赏的陆奥国三神社”,(《日本纪略》延历二十一年(802年)正月记载:“甲子,七日,陆奥国三神加阶,缘征夷将军奏灵验也。”)现在已不可考。不过,《清水寺观音缘起》中记载:

延历十四年(795年),桓武天皇欲命坂上田村麻吕征讨奥州反贼恶路王、高丸等,桓武天皇对延镇(清水寺开山之祖)说:“我将派兵出征东夷,望得高僧法力庇护。”

之后大军开赴奥州,当时高丸攻占了骏州清见关,听说了坂上田村麻吕出兵的消息后,就回到奥州,与坂上田村麻吕对战。两军相接,官军箭矢用尽,无箭可用。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将散落的箭都捡了回来。坂上田村麻吕用小和尚捡来的箭继续作战,终于获得了胜利,并在一个叫作乐冈的地方射杀了高丸,斩了恶路王。

后来,坂上田村麻吕回到京城,对延镇说了这件事。延镇说:我施了法让胜军地藏和胜敌毘沙门与你同行,应该是法术的作用。坂上田村麻吕听了之后,大为感慨,于是,在胆泽郡修建八幡宫,将小和尚拾来的弓箭供奉其中。还在高丸住过的一个叫作达谷窟[86]的地方修建了精舍,云云。(此段为概述,中间有省略)

这段文字中的灵验故事,可能就是从坂上田村麻吕的奏报中附会出来的。

此外,羽后古志王神社[87]中也供奉有坂上田村麻吕将军的箭头。《集古十种》(松平定信编纂)中还有箭头的绘图。不过,笔者亲见了实物之后,对其真实度表示怀疑。

延历十八年(799年),《日本后纪》中还有“停止向出羽国的山夷下发赏赐,今后不管山夷海夷,均需论功行赏”的记录。这里的“山夷”应该是指雄胜城等地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