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山八幡宫[9]、僧行教、清河源氏及八幡神
男山八幡宫的营建始于贞观元年(859年)。《元亨释书》记载:
释行教,武内大臣(即武内宿祢)之裔也,居大安寺。贞观元年(859年),诣丰前国宇佐八幡神祠[10],一夏九旬,尽读诸大乘经,夜诵秘咒。法乐已满,梦大神示曰:久受法施,不欲离师,师回王城,我又随行,居王城侧,当护皇祚耳。
(行)教渐著山埼,其夜又梦,大神曰:师见我所居。
俄觉,便起见东南,男山鸠峰上现大光。凌晨至光处,宝灵区也。
(行)教便录二事奉奏。帝(清和天皇)诏橘工部(即橘良基),准宇佐祠规,建新宫。世云:(行)教祈见大神本身,于是,弥陀、观音、势至三像,现袈裟上,因是(行)教内安三像。
《石清水八幡宫护国寺略记》在这段话之后写道:
参上公家令奏闻,爰以贞观元年(859年)九月十九日,下敕使,另宝检点定,次下宣旨木工寮,(中略)即以寮权允橘良基,令造立六宇宝殿:三宇宝殿,三宇礼殿。
第四章讲到,圣武天皇倾慕应神天皇、神功皇后的治世。而本朝清和天皇即位之后,藤原氏渐渐掌握了政局权势。藤原良房位居摄政之职,自比神功皇后代行摄政。而清和天皇幼年即位则如同应神天皇。
正好行教和尚鼓吹八幡神(应神天皇为主神,神功皇后也供奉在侧)的灵验,于是,朝廷下旨修建了这座男山八幡宫,把八幡神奉为第一圣体守护神。后来清和天皇第六皇子贞纯亲王的皇子经基王被赐姓源氏,世人称为“清和源氏”。清和源氏便以八幡神为氏神。
“氏神”就是氏祖的守护神,如藤原氏的春日明神。所以清和源氏(其他源氏并不如此)把八幡宫当作氏神也说得通,因为八幡神是皇祖的守护神,而自己也可以算作和皇祖是一体的。
《日本三代实录》贞观三年(861年)二月,“太宰大贰清原岑成去世”条记载:
(清原岑成)立性清直,不拘小节,初为大和守,盛改造官舍,有能名。至于为(太宰)大贰,西府仓屋破坏特甚,有意修造,不遑宁居。伐神社之木,充结构之用。
或人谏云:从神见称有灵,祟咎所致,不利于人。(清原)岑成拒而不肯,强令伐取,因此受病,未几而卒。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迷信思想。
贞观元年(859年)三月,清和天皇下诏:
(大意)出羽国俘囚道公宇夜古、道公宇奈伎,因剃度而得赦免。在此之前,出羽国国司上报,这两位俘囚,从小就摒弃野心,深愧异类,皈依佛理,感世间之苦,愿持戒出家。
可见当时宗教的发展,已经影响到远处的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