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天皇让位的缘由
2025年10月14日
七、清和天皇让位的缘由
关于清和天皇让位的理由,前面的诏书中写了“御体疲弱,不堪听朝政”“灾异繁见”“忧伤弥甚”等。《日本三代实录》记载:贞观十一年(869年)五月二十六日,
(大意)陆奥国上奏:地有大震动,流光隐映如昼。顷刻之间,人民叫唤,伏地不能起。或被房屋压死,或因地裂被埋,马牛惊骇狂奔,或相互踩踏。城郭仓库、门橹墙壁,破落倾覆,不知其数。海口咆哮,声似雷霆,惊涛涌潮,忽至城下。距海数十百里之地,忽而浩浩汤汤,不辨其涯。原野道路,忽为汪洋,乘船不遑,登山难及,溺死者千人许。资产苗稼,皆无所遗。
又有隐岐国上奏:
(大意)贞观七年(865年)、八年(866年)两年之间,因疫病而死之人三千一百八十九人。
当时几乎年年遭灾,而且灾情严重。尤其是大极殿大火,震惊朝野。这些应该都是清和天皇退位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皇太子(贞明亲王)体格健硕,天生勇武,这一年刚满九岁。清和天皇应该是为皇太子(贞明亲王)的将来考虑,希望藤原基经能像藤原良房辅佐自己一样,尽心辅佐皇太子(贞明亲王),便将皇太子(贞明亲王)与国家大事都托付给了藤原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