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檀林皇后
仁明天皇去世同年,即嘉祥三年(850年),嵯峨太皇太后(橘嘉智子)染病,五月四日驾崩。《文德实录》记载:
嘉祥三年(850年)五月壬午,五日,葬太皇太后(橘嘉智子)于深谷山,遗令薄葬,不营山陵。先是,民间讹言云:今兹(嘉祥三年,即850年)三月不可造糕,以无母子也。识者闻而恶之。至于嘉祥三年(850年)三月,宫车(仁明天皇)晏驾。是月(即嘉祥三年850年五月),亦有大后(橘嘉智子)山陵之事,其无母子,遂如讹言。此间,河野有草,俗名母子草,二月始生,茎叶白脆,每属三月三日,妇女采之,蒸捣以为糕,传为岁事。今年此草非不繁,生民之讹言,天假其口。
母子草,俗称艾草(蓬藁),被用来做饼,是三月三草饼的由来,古已有之。
这位嵯峨太皇太后(橘嘉智子),世称“檀林皇后”,百姓至今依旧称赞她的淑德。《文德实录》记载她的生平事略如下:
太皇太后,姓橘氏,讳嘉智子。父(橘)清友,少而沉厚,涉猎书记,身长六尺二寸,眉目如画,举止甚都。宝龟八年(777年),高丽国遣使修聘,(橘)清友年在弱冠,以良家子姿仪魁伟,接对遣客。高丽大使献可大夫史都蒙见之而器之,问通事舍人山于野上云:彼一少年为何人乎?(山于)野上对:是京洛一白面耳。(史)都蒙明相法,语(山于)野上云:此人毛骨非常,子孙大贵。(山于)野上云:请问命之长短?(史)都蒙云:三十二有厄,过此无恙。其后(橘)清友娶田口氏女,生后。延历五年(786年)为内舍人,(延历)八年(789年)病终于家,时年三十二。验之果如(史)都蒙之言。
后(橘嘉智子)为人宽和,风容绝异,手过于膝,发委于地,观者皆惊。嵯峨太上天皇,初为亲王,纳后(橘嘉智子),宠遇日隆。(嵯峨)天皇登祚,弘仁之始,拜为夫人,先是数日,后梦出自针孔,立左市中。(弘仁)六年(815年)秋七月七日,后又梦着佛璎珞,居五六日,立为皇后。(弘仁)十四年(823年),(嵯峨)天皇禅位于淳和天皇,尊(嵯峨)天皇为太上天皇,皇后(橘嘉智子)为皇太后。仁明天皇受禅,尊皇太后(橘嘉智子)为太皇太后,追赠后父(橘清友)太政大臣正一位,母正一位。
后(橘嘉智子)自明泡幻,笃信佛理,建一仁祠,名檀林寺,遣比丘尼持律者,入住寺家。仁明天皇助其功德,施舍五百户封,以充供养。后(橘嘉智子)亦与弟右大臣(橘)氏公朝臣,议开学舍,名“学馆院”(也有记载为“学官”),劝诸子弟,诵习经书,朝夕济济(《拾芥抄》中称学馆院亦为淳和上皇离宫,或云橘太后宫)。时人以比汉邓皇后。
初法华寺有苦行尼,名曰禅云,见后(橘嘉智子)未䈂,就把其臂云:君后当为天子及皇后之母。后(橘嘉智子)窃记之,遂生仁明天皇及淳和太皇太后。后(橘嘉智子)追想尼(禅云)言,访其所在,尼(禅云)时既亡。
及仁明天皇不豫甚笃,后(橘嘉智子)哀戚毁容,遂剃发为尼,求冥救也。天皇(仁明)崩后,相寻而后(橘嘉智子)亦崩,时年六十五。
后(橘嘉智子)正位之后,专务化导宫闱之内,阴教雍穆,朝野称之。嵯峨天皇,特加敬重,爱意甚密。
故老相传,伊予国神野郡,昔有高僧名灼然,称为圣人。有弟子,名上仙,住止山顶,精进练行,过于灼然,诸鬼神等,皆随颐指。上仙尝从容语所亲檀越云:我本在人间,有同天子之尊,多受快乐,尔时作是一念,我当来生得作天子。我今出家,常治禅病。病虽遣余习,气氛犹残。我如为天子,必以郡名为名字。其年上仙命终。先是,郡下橘里有孤独姥,号橘妪,倾尽家产,供养上仙。上仙化去之后,(橘)妪得审问,泣涕横流云:吾与和尚久为檀越,愿在来生,俱会一处,得相亲近。俄而(橘)妪亦命终。
其后未几,(仁明)天皇诞生,有乳母姓神野,先朝之制,每皇子生,以乳母姓,为之名焉。故以神野为(仁明)天皇讳,后以郡名同(仁明)天皇讳,改名新居。后(橘嘉智子)时夫人,号橘夫人。所谓(仁明)天皇之前身,上仙是也。橘妪之后身,夫人(橘嘉智子)是也。后(橘嘉智子)尝多造宝幡及绣纹袈裟,穷尽巧妙,左右不知其意。后(橘嘉智子)遣沙门慧萼,泛海入唐,以绣纹袈裟,奉施定圣者僧伽和上康僧等,以宝幡及镜奁之具,施入五台山寺。
嵯峨太皇太后(橘嘉智子)的贤德,在历代皇后之中都是少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康保元年(964年),村上天皇下诏将嵯峨太皇太后(橘嘉智子)为橘氏子弟建立的学馆院,御封为大学寮分部,橘氏“是定”[25]之职,长期由位列三公之人担当。不过,当时的社会笃信佛教有些过度了。这一点本书不做过多评论。
总之,嵯峨太皇太后(橘嘉智子)在历史上风评甚好,都是因为她自己行为符合德行。至于上仙和橘妪的故事,则是那些僧侣因仰慕她的淑德而编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