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历》的颁行

三、《宣明历》的颁行

因为上一小节的朔旦冬至,所以,贞观三年(861年)修改了历法。文德天皇天安元年(857年),历博士大春日真野麻吕曾奏请文德天皇废除《大衍历》,并根据《五纪历》造算新历,未获准允。贞观三年(861年),大春日真野麻吕再次上奏,请求改换历法。《日本三代实录》记载:

贞观三年(861年)六月十六日,己未,颁行《长庆宣明历》。先是,阴阳头从五位下兼行历博士大春日朝臣真野麻吕(即大春日真野麻吕)奏言:

谨检,丰御食炊屋姬天皇(推古天皇)十年(602年)十月,百济国僧观勒,始贡历术,而未行于世。高天原广野姬天皇(持统天皇)四年(690年)十二月,有敕始用《元嘉历》,次用《仪凤历》。高野姬天皇(称德天皇)天平宝字七年(763年)八月,停《仪凤历》,用《开元大衍历》(即《大衍历》)。厥后,宝龟十一年(780年),遣唐使录事故从五位下行内药正[8]羽栗朝臣翼(即羽栗翼),贡《宝应五纪》(即《五纪历》),云:大唐今停《大衍历》,唯用此经。天应元年(781年),有敕令:据彼经造历日,无人习学,不得传业,犹用《大衍历》。已及百年。

(大春日)真野麻吕,去齐衡三年(856年),申请用彼《五纪历》。朝廷议云:国家据《大衍历》,造历日尚矣。去圣已远,义贵两尊,宜暂相兼,不得偏用。

贞观元年(859年),渤海国大使马孝慎,新贡《长庆宣明历》云:是大唐新用经也。(大春日)真野麻吕试加复勘,理当固然,仍以彼新历,比校《大衍》《五纪》(即《大衍历》《五纪历》)等两经,且察天文,且参时候,两经之术,渐已粗疏,令朔节气既有差。又勘大唐开成四年(839年),天平十二年(740年)等历,不复与彼新历相违。历议曰:阴阳之运,随动而差,差而不已,遂与历错者。方今大唐开元以来,三改历术,本朝天平以降,犹用一经,静言事理,实不可然。请停旧用新,钦若天步。

诏从之。

齐衡三年(856年)大春日真野麻吕请求改换日历时,朝廷回复说“去圣已远”,今不如古,这次却不再这样说了,恐怕还是因为发生了“朔日冬至”这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