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天皇即位、立太子、藤原良房的“东宫之争”
仁明天皇在位期间驾崩,导致皇位空虚二十一天。嘉祥三年(850年)四月十七日,文德天皇在大极殿举行登基大典。当时左大臣为源常(嵯峨天皇第八皇子),右大臣为藤原良房(文德天皇舅父)。
同年,即嘉祥三年(85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文德天皇第四皇子惟仁亲王被册立为皇太子,皇太子的母亲——夫人藤原明子是藤原良房的女儿。
皇太子(惟仁亲王)嘉祥三年(850年)三月出生于藤原良房东一条的府邸,九个月大就被册立为太子,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出生当年就被立为太子的皇子。
其实当时文德天皇已经有惟乔亲王、惟条亲王、惟彦亲王三位皇子,却册立第四皇子为皇太子,这自然是因为第四皇子出身于藤原家族,参看文德天皇立太子的记录就能知晓当时的状况。《日本纪略》记载:
嘉祥三年(85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戊戌,立(惟仁亲王)为皇太子,于时诞育九月也。先是,童谣云:“始超大枝,奔而超之,腾跃超之,以我护国,雄雄其姿。”
识者以为,“大枝”谓“大兄”也。(中略)皇太子(惟仁亲王)是第四皇子也,超三兄而立,故有此“三超”之谣焉。
《李部王记》[26]承平元年(931年)九月四日条“参议(藤原)实赖卿来,谈及古事”云云,便记载了这首“三超”童谣的事。可见当时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而藤原家的人则更热衷于传播。
《大镜》记载:
惟仁亲王,文德天皇第四皇子,其母为皇太后宫(藤原)明子,太政大臣藤原良房之女。嘉祥三年(850年)庚午三月二十五日,这位皇子(惟仁亲王)在外祖父太政大臣藤原良房的小一条府邸中降生,那一天,是他父皇(文德天皇)登基的第五天,可谓可喜可贺,福泽深厚。(中略)与惟乔亲王争东宫之位的,便是这位皇子(惟仁亲王)。最终,惟仁亲王在出生当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戊戌,被册立为皇太子。(中略)当时,他的母亲(藤原明子)才二十三岁,因为生了这位皇子,(中略)被称为“染殿皇后”,当时的护持僧是智证大师(圆城寺圆珍)。
文中说到惟仁亲王“与惟乔亲王争东宫之位”,因为惟乔亲王是第一皇子,文德天皇曾想立惟乔亲王为皇太子,朝中大臣也比较支持。然而,在藤原良房的谋划之下,藤原良房的女儿所生的皇子成了皇太子。这也引起了朝中不少议论(参看第五章第三节“应天门之变”),不过,争议并不在于惟仁亲王本身。
藤原良房在立太子一事上曾精心谋划。《日本三代实录》记载,贞观元年[27](859年),延历寺十禅师传灯大法师惠亮请求朝廷准许延历寺每年剃度两人的表文中写道:
惠亮等,以去嘉祥三年(850年)八月五日,陛下(指清和天皇,即惟仁亲王)在东宫日(被立为太子以前)经启所愿。
《元亨释书》记载:
释真雅,弘法大师之弟也。(中略)贞观帝(指清和天皇,即惟仁亲王)降诞之初,入宫加持,相国忠仁公(藤原良房)与雅谋,建精舍,安尊像,祝宝祚,(中略)后敕名贞观寺。
可知藤原良房不仅在朝中多方安排,还借助了僧佛的护佑。
在惟仁亲王被册立为皇太子的同时,大纳言源信被任命为东宫傅,参议藤原良相(藤原良房之弟)被任命为东宫大夫,藤原冬绪被任命为东宫亮。这便是藤原北家全面掌权的开端。
而惟乔亲王因为政治失意,最初闲居山崎,后来又隐居在比叡山麓的小野邑,与纪有常、在原业平等多有往来,并将愁思寄托在诗词之中,最终于二十六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