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奸佞及其后援
当时,阳成天皇年纪尚幼,常被身边的群小所误。
阳成天皇喜欢马,在宫中养了三十匹马,号称中厩院。右马少允小野清如,善养御马;权少属纪正直,喜好马术。这两人深受圣宠,于是,恃宠而骄,胡作非为。朝堂之上,规矩全无,都是因为他们。
当时阳成天皇年纪尚幼,而这些奸臣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跋扈,必然是因为另有依仗。他们依仗的,就是阳成天皇的生母皇太后藤原高子(二条皇后)。前面说到,这位皇后入宫前曾与在原业平有过一段丑闻,老了之后,又因丑行于宽平八年(896年)被废。《日本纪略》宽平八年(896年)九月二十二日条记载:
停废皇太后藤原朝臣高子(即藤原高子),清和后,阳成院[1]母仪,事秘不知。
具体事件,可以从《扶桑略纪》的记载中推断:
皇太后藤原高子,与东光寺善祐法师,窃交通云云。仍废御位,至善祐法师者,配流于伊豆国讲师。
小野清如与纪正直二人,因为阳成天皇母子的宠信,和历史上的小人一样,骄横跋扈。相当于天皇“亚父”的藤原基经对于这样的人,当然十分厌恶。
然而,当时,不仅藤原基经,连左大臣源融、右大臣源多[2]等也保持沉默,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清和天皇时期,源融就已经是左大臣。藤原基经原本只是右大臣,后来却因为外戚的身份,越过左大臣源融成为摄政。从那以后,源融就经常称病不上朝,闲居在家。他应该是不满官位屈居藤原基经之下,才故意这样。
源融在山城国宇治(后来的平等院)、嵯峨(号栖霞观,后改为阿弥陀堂)等别院之外,还在六条万里小路以东、鸭川以西一块四町大小的四方形空地上,修建了一座名叫河原院的殿舍,院内的池塘里养着各种珍奇的鱼类。他还让人每天从难波的海边汲取二十斛潮水,模仿陆奥的盐灶,亲自煎盐以排解烦忧。
源融内心惆怅,虽然他本人什么也没有做,但附庸在他身边的人却暗暗唆使小野清如等,引导阳成天皇对藤原基经心生嫌恶。所以藤原基经的引退之心,应该与这些事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