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阴阳家的手法
《今昔物语集》中,记录了阴阳家为文德天皇陵墓占卜选地的经过:
五十五代天皇文德天皇驾崩之后,为挑选合适的皇陵,大纳言安倍安仁带领众人前往探查。其中,有位名叫滋岳川人的阴阳师。这位阴阳师法力高强,举世无双。选好皇陵位置之后,各位大臣一起往回走。走到深草以北时,滋岳川人突然策马来到大纳言安倍安仁身边,似乎有话要说。大纳言安倍安仁开口询问。滋岳川人一脸惊慌地答道:“我在阴阳道中修习多年,未曾出错。然而,今天,我犯了大错,这件事的责任在大人和我身上,现在这里的土地神来追赶我们了,眼看逃不掉了,该如何是好?”
大纳言安倍安仁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回答:“这种事情,我也不知道。应该会有人来救我们吧。”
滋岳川人回答:“话虽如此,但总要想个办法试着藏起来。”于是,这两个人让后面的人走到前面去,自己留到队列的最后。
终于到了傍晚时分,滋岳川人和安倍安仁趁着天黑下了马,让马跟着大部队往前走,他们两人偷偷地躲在田里。滋岳川人让安倍安仁坐在田里,自己从别处找来稻草,盖在安倍安仁身上,然后绕着稻草堆念了一圈咒语之后,自己也钻进了稻草堆里。安倍安仁看到滋岳川人紧张的神情,觉得这次多半是要没命了。
两个人躲在稻草堆中,大气也不敢出。不久,就听到好像千军万马经过的声音。这些人刚过去,又有些人折返了回来。其中还有几个人在说话。仔细一听,那声音有些像人,却又不是人的声音:“马蹄声到了这儿以后就变轻了,那两个人肯定是在这附近下的马。把这附近的地细细地翻一遍,把他们给我找出来!滋岳川人是法术高明的阴阳师,肯定使用了什么法术躲了起来!仔细找,绝对不能让他们跑掉!”
然而,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那些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其中像是主人的人发话道:“他们也不能永远躲着!就算今天我们找不到,总有一天我要把他们找出来。十二月晦日那晚,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下,我一定要把他们找出来。那天晚上我们再集合!”说完就走了。
那些人走了之后,安倍安仁和滋岳川人才从稻草堆里钻出来。安倍安仁惊慌失措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他们这样找,我们肯定逃不掉。” 滋岳川人回答道:“既然他们这样说了,那十二月晦日那晚,我们俩一定要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谁都不告诉。具体怎么办,到时候我再跟您说。”于是,两个人走到河边,找到停在那边的马,各自回了家。
不久之后,到了十二月晦日那一天,滋岳川人来到安倍安仁府邸,说:“请您于日暮时分独自前往二条大路与西大宫大路的交叉口,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于是,到了傍晚,安倍安仁趁着其他人忙进忙出,无人注意,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二条大路与西大宫大路的交叉口。
滋岳川人早就等在那里了。两个人会合之后,一起来到嵯峨寺,爬到正堂的房梁上。滋岳川人念起了咒语。安倍安仁则开始念三密[36]。
到了半夜,先是吹来了一阵奇怪的香风,不久之后,又像地震一样天摇地动,似乎有千军万马经过。两人正在惊恐之时,听到了一阵鸟叫,于是,赶紧从房梁上爬下来,趁着天还没亮,各自回了家。
临别之时,滋岳川人对安倍安仁说:“好了,大人不必担心了。不过,也是有我滋岳川人在,咱们才能逃过这一劫。”说完就回去了。
安倍安仁对着滋岳川人的背影拜了一拜,也回家了。
大纳言安倍安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日本三代实录》贞观元年(859年)四月二十三日“安倍安仁去世”条中记载:
侍奉(嵯峨)太上天皇于嵯峨,(中略)为院别当,事无大小,委决(安倍)安仁。先是院事拥滞,男女多愁。(安倍)安仁旬日之间,平理辨行,(嵯峨)太上天皇深嘉之。(中略)(嵯峨)太上天皇尝从容评议诸国吏之优劣,以为未若(安倍)安仁为信浓介之能,后人莫之及。即赐牙笏、玉带、金鱼袋,并御衣一袭。有识相贺云:此赏是宰相之鸿渐也。(中略)(安倍)安仁达练政体,明解朝章,每有奏议,应对无滞。
虽然《今昔物语集》中的故事不足为信,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阴阳家,在世人看来,和巫僧是差不多的。
【注释】
[1]释典,祭祀孔子等儒家先贤的仪式,又称“儒祭”或者“孔子祭”。
[2]文章生,大学寮中专攻文章道,学习诗文、历史的学生。最初,文章生仅限从“白丁杂任子弟”中挑选,贵族子弟则为明经生。
[3]学生,历史名词,与现代语“学生”发音不同。指日本平安时代在大学寮、国学或贵族的家族学院中学习的学者。
[4]文章道,日本古代律令制下大学寮教授的学科之一,主要教授汉诗文及历史,以《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等为教材。文章道最初从属于明经道,随着汉文学的兴盛,神龟五年(728年),从明经道中独立出来,于平安时代进入繁盛时期。
[5]散位,日本律令制下,只有官阶而没有官职的官员。
[6]太宰大贰,太宰府的次官。太宰府的四等官分别是:帅、大贰、大监、大典。
[7]调布,日本古代律令制下,作为“调”缴纳的布。调,《大宝律令》规定按人头缴纳的税。
[8]端,又写作段、反。面积单位,绢布以宽九寸五分至一尺、长二丈八尺至三丈为一反。棉布以宽九寸五分、长二丈八尺为一反。(此处的尺为鲸尺,一鲸尺等于零点三八米)
[9]庸布,日本古代律令制下,作为“庸”缴纳的布。庸,指代替正丁应服劳役所缴纳的物品。(《养老令》规定正丁每人每年应服十天劳役,可缴纳布二丈六尺替代)
[10]解,下级政府部门向上级政府部门递交的文书,公文的一种。
[11]十二个片假名[子(ね)]字,写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因为片假名「子」可以读成「し」、「こ」、「ね」三个音,所以这句话可以读成「ねこのここねこ、ししのここしし」,即「猫の子、子猫、獅子の子、子獅子」,其中,「の」在汉语里可以不写出来。
[12]裸葬,不为衣衾棺椁而葬。
[13]止观,佛教用语,指通过禅定,让心不再动摇,专心于一物,从而获得智慧,领悟佛法。
[14]即承和九年(842年)七月十七日。
[15]即承和九年(842年)七月。
[16]领,数量词,指一套衣服或者铠甲等。
[17]救急稻,日本平安时代,各属国为了应对饥馑而储备的官稻。各国司每年将一定数量的官稻用作出举,然后收取利息,储备为救急稻。
[18]律师,日本为管理僧尼而设置的僧官等级。律师是次于僧正、僧都的第三等。
[19]内里,宫中。
[20]悉昙,一种梵字字母,记录梵语所用书体之一。
[21]转读,又称略读。指佛教法会中,对于篇幅较长的经文,只诵读经文的标题,以及经文开头、中间、结尾的数行。与此相对的是“真读”,指对经文全文诵读。
[22]斛,体积单位,一斛等于十斗。平安时代,栀子花的果实被用作染料,文献中经常见到使用栀子花的记载。
[23]《药师经》,即《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24]僧正,日本为管理僧尼而设置的僧官的一种,僧正是最高一级。其下是僧都和律师。
[25]定是,指由其他氏族的公卿代行推举该氏子弟叙爵的职责。王氏、源氏、藤原氏、橘氏四大家族每年有一个名额,由氏长者推荐本氏子弟叙爵(提升六位以下或者无位的人至贵族的最低级别——从五位下)。永观元年(983年),参议橘恒平去世之后,橘氏内就没有能够行使该职权的公卿了(不是指没有橘氏后裔,而是指橘氏后裔中没有位列公卿的权臣)。于是,改由其他氏族的公卿(一般是母方出自橘氏的贵族)来代行推举橘氏子弟叙爵的职责,称为“定是”。
[26]《李部王记》,又名《吏部王记》等,醍醐天皇第四皇子式部卿重名亲王(906——954)延喜二十年(920年)至天历六年(952年)之间的日记,主要记载朝廷大事。
[27]贞观,清和天皇(惟仁亲王)在位时年号。
[28]相国,即太政大臣。太政大臣,太政官的长官,在日本律令官制中属于朝廷的最高职位,唐名为“相国”“太师”。没有具体职务,属于名誉头衔,如果没有合适人选,可以空缺。
[29]一切经,又名大藏经,佛教典籍的总集。包括经、律、论的“三藏”(三类经书)及相关注释类经书。
[30]伊蒲塞,梵语优婆塞Upāsaka的异译。指在家受五戒的男性佛教徒。又称邬波索迦。
[31]上人,对佛教高僧的敬称。
[32]大法师位,又名传灯大法师位,是僧位的一种,是僧位九阶之首。
[33]阿倍内亲王,即第四十六代及第四十八代孝谦天皇(后重祚为称德天皇)。
[34]宸宫,指天子。
[35]阴阳博士,阴阳寮下属负责教授阴阳师的学者。
[36]三密,佛教密宗用语,指身密、口密、意密。手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口密,心观本尊之法相为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