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疫与禳祷[36]

一、灾疫与禳祷 [36]

灾难与疫病,虽然原因各不相同,灾情有大有小,而且有的属于天灾,有的属于人祸,但一旦发生灾害,朝廷多半会向神祇、佛陀祈祷,也就是请求神官、僧侣进行祈愿,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模式。随着日本国内交通越来越便利,各属国灾情的上报也越来越频繁,其中也有很多在现在看来根本算不上灾害的事件,如殿上有异鸟飞过,或者是有异响之类。然而,当时的朝廷马上就会召集僧侣,并下令各属国,读《大般若经》《金刚经》等经文,短则一日,长则七日,甚至还有二十一日的。

一旦发生异事,首先由阴阳家占卜确定这是兵革、水旱还是疫病的征兆,然后根据灾情轻重确定读经日期的长短。同时,朝廷还会派遣奉币使前往神宫和各神社进献奉币。

这些“御祈”,不仅会在仅有凶兆(还未发生灾情)时进行,也会在地震、雷电等天灾之后,为了平复“天怒”而进行,而天长年间尤其频繁。

从天长元年(824年)四月,淳和天皇下令十五大寺及五畿七道读《大般若经》开始,之后类似的事情就经常发生。

天长四年(827年)到天长九年(832年)之间,京畿及全国各地发生数次地震,每次地震都会读经祈祷。

如有疫病发生,如天长六年(829年)四月,诸国突发疫病,百姓横死,因为出家能积累功德,于是,淳和天皇下令百僧剃度出家,以消除灾祸。这类事情,史书中的记载多不胜数。

天长七年(830年)正月,出羽国上奏:

天长七年(830年)正月三日辰时 ,大地震动,响如雷霆,城郭、官舍及四天王寺丈六佛像、四王等,悉皆颠倒,城内屋舍扑倒,击死百姓十五人,肢体折损者一百余人,地割裂甚多,大河涸尽,细流如沟。

于是,淳和天皇下诏,赦免该国当年租调,从国库发粮赈济。同时下令五畿七道,命其挑选佛法精湛的僧人,于各国分寺转读《金刚般若经》三日。并召集百僧上大极殿,转读《金刚般若经》七日。

然而,灾害并不会因读经而止息。尽管如此,药师寺还是每年奏请开设“最胜王经会”,而朝廷也都会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