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仁明天皇受禅
第三章说到,灾害与祥瑞交替出现,就这样到了淳和天皇即位第十一年。天长十年(833年)二月二十八日,淳和天皇退位,移驾淳和院(一说西院),因而得尊号,称为后上皇(与嵯峨上皇相对)。
天长十年(833年)三月六日,皇太子正良亲王即位,即仁明天皇。关于仁明天皇的诞生,《续日本后纪》中记载:
母皇太后(橘嘉智子),赠太政大臣正一位橘朝臣清友(即橘清友)之女也。(母皇)太后曾梦,自引圆座,积累之,其高不知极,每一加累,且诵言三十三天,因诞(仁明)天皇。
可见仁明天皇从襁褓之中开始,就被讴歌圣德。所以后来成为天皇,开启平安京的繁荣,也不是毫无缘由的。
仁明天皇即位后,举办了盛大的大尝会,《续日本后纪》记载:
天长十年(833年)十一月丁卯,(仁明)天皇御八省院,修禅祀之礼。
天长十年(833年)十一月戊辰,十六日,御丰乐院,终日宴乐,悠纪、主基共立标。其标悠纪则山上栽梧桐,两凤集其上,从其树中,起五色云,云上悬“悠纪近江”四字。其上有日像,日上有半月像,其山前有天老及麟像,其后有连理吴竹。主基则庆山之上栽恒春树,树上泛五色庆云,云上有霞,霞中悬“主基备中”四字,且其山上有西王母献益地图,及偷王母仙桃童子,鸾凤麒麟等像,其下鹤立矣。(中略)悠纪乐标则大象之背,结构小台,命两童子,擎书障子,其书曰:《周礼》曰:旄人掌乐也。《礼记》曰:民劳其舞缀短,民逸其舞缀远,故制舞,而知民治不。其障子后起烟霞,霞中造抗,随舞人之出进,而举其舞。各其象之左,有一胡人而驭象。
天长十年(833年)十一月己巳,十七日,悠纪献屏风四十帖,主基献御插头华二机,和琴二机,厨子十基,屏风三十帖。
这次大尝会与淳和天皇那次截然不同。大约是因为嵯峨上皇喜文好雅的圣意波及其他,所以朝中诸事都极尽华丽。嵯峨上皇是新任天皇(仁明天皇)的父亲,所以这样的盛典应该是出自嵯峨上皇的旨意。
不仅大尝会如此,由于嵯峨上皇是仁明天皇的亲生父亲,所以朝中事务他都参与管理,这也成为后世“院政”的开端。
这时左大臣是藤原绪嗣,右大臣是清原夏野,后来藤原三守继任了清原夏野的右大臣之位——这一系列任命,应该都是出自嵯峨上皇的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