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的防备及朝仪的改创

四、沿海的防备及朝仪的改创

宇多天皇不仅以文治国,同时以武安邦。这同样也是宇多天皇慧眼识人的功绩。

宽平六年(894年)九月,新罗贼船四十余艘袭击对马国。宽平六年(894年)九月十七日,对马守文室善友召集郡司以下士卒等,立下军规:

若有人背部中箭,当即斩首。反之,如果正面中箭,重赏。

文室善友当即部署士兵二百人,出城迎敌,斩杀敌方大将三人、副将十一人、士兵二百八十八人,缴获敌船十一艘及大量甲胄、太刀、弓矢、箭筒、盾等物;并生擒了一个名叫贤春的俘虏,拷问之后得知,新罗国本年五谷不丰,国库空虚,所以这些人奉新罗国王之命侵袭外国,希望能掠夺一些粮食和布匹。

于是,朝廷下令太宰府及中国地区[22]沿海各国,严备海防。后来新罗国果然又来袭击。

此前,历代天皇曾有拜祭四方神明的惯例,后来时有停废,并未固定。

宽平元年(889年)元旦清晨,宇多天皇亲自在庭上遥拜天地四方星辰山陵,并将此定为恒例。如果没有大事故,必须每年执行。《公事根源》记载:“四方拜始于此时。”

宽平二年(890年)正月元旦,朝廷将三种神器之一的神镜奉迁至温明殿。后世将神镜称为“内侍所”,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宽平二年(890年)正月上子日[23],宇多天皇下令内膳司今日御膳为若菜[24],称为“若菜御宴”,并将此定为恒例。

宽平八年(896年)正月上子日,宇多天皇临幸云林院。此为“子日御游”之始。

宽平二年(890年)上元日,宇多天皇下令主水司,上“七种御粥”,以为恒例。“七种”,指的是米、粟、豆、麦等七种粮食,意为祝愿五谷丰登。

同年,即宽平二年(890年),宇多天皇命藤原直方、源兴基、平惟范、藤原时平等从弘仁以后的鸿儒之中挑选善诗之辈,由巨势金冈将他们的画像画在皇宫南庇的东西障子[25]上。之后,宇多天皇又命巨势金冈将殷周以来汉土历朝名士的画像画在紫宸殿的障子上。这些障子被称为“圣贤障子”,流传后世。此为大殿装饰的一大典故。

以上种种朝仪,都流传到了后世,未曾断绝。由此可知宇多天皇的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