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敕修御灵会

六、敕修御灵会

这一时期,朝廷总是十分盛大地举办“御灵会”祭典。《日本三代实录》贞观五年(863年)记载:

贞观五年(863年)五月二十日壬午,于神泉苑,修御灵会。敕遣左近卫中将藤原朝臣基经(即藤原基经)、右近卫权中将兼内藏头藤原朝臣常行(即藤原常行)等,监会事。王公卿士、赴集共观,灵座六台,设施几筵,盛陈花果,忝敬薰修。延律师慧达为讲师,演说《金光明经》一部,《般若心经》六卷。命雅乐寮伶人作乐,以帝近侍儿童及良家稚子为舞人。大唐高丽更出而舞,新伎散乐竞尽其能。此日,宣旨开苑四门,听都邑人出入纵观。

藤原基经

所谓御灵者,崇道天皇、伊予亲王、藤原夫人(伊予亲王的母亲藤原吉子)及观察使橘逸势、文室宫田麻吕等是也。并坐事[11]被诛,冤魂成厉。近代以来,疾病繁发,死亡甚众。天下以为,此灾御灵之所生也。始自京畿,爰及外国,每至夏天秋节,修御灵会,往往不断。或礼佛说经,或歌且舞,令里贯之子,靓妆驰射,膂力之士,袒裼相扑,骑射呈艺,走马争胜,倡优嫚戏,递相夸竞。聚而观者,莫不填咽。遐迩因脩,渐成风俗。今兹春初咳逆成疫,百姓多毙,朝廷为祈,至是乃修此会,以赛宿祷也。

御灵会最初是民间举行的超度冤魂的仪式。因为百姓认为疫病流行是冤死的鬼魂作祟。这种说法,肯定是源自僧巫。后来,这种民间的超度仪式渐渐波及京畿以外的各国,还一年比一年盛大,和所谓的“淫祀杂剧”差不多。这本来是应该禁止的,但由于成了一时的风气,所以朝廷也开始举办御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