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臣[12]与忌部[13]之争

三、中臣 [12]与忌部 [13]之争

中臣、忌部两家之争由来已久,中臣氏的申诉是:

忌部氏原本担当供奉币帛(进献贡品)的职位,不说祝词,所以应革除忌部氏奉币使一职。

忌部氏的申诉是:

供奉币帛(进献贡品)与祈祷原本就是忌部氏的职责,忌部氏应继续担任奉币使,而中臣氏则应该担任祓[14]使。

也就是说,中臣氏抗议的是忌部氏独占供奉币帛(进献贡品)的职位,而忌部氏则认为供奉币帛(进献贡品)和祈祷都是正斋主[15]忌部氏的职责,而中臣氏只能担任祓使也就是副斋主。双方各执一词,而朝中公卿大臣也分为两派,相持不下。于是,平城天皇即位之初,就对此事作出了裁决。其大略如下:

《日本书纪》记载,天照大神躲进天岩户的时候,中臣氏的远祖——天儿屋命与忌部氏的远祖——太玉命一起在天香山挖掘五百棵真阪树,在树的上枝挂上五百个八阪琼曲玉[16],中枝挂上八咫镜[17],下枝挂上青和币、白和币[18],然后开始祈祷,祈祷时由中臣、忌部一起。

此外,《神祇令》记载:祈祷年祭、月次祭时,由中臣念祝词,忌部班币帛。践祚之日,由中臣向天神奏寿词,忌部奉上神玺、镜和剑。六月、十二月的大祓,由中臣奉上祓麻,东西文部奉上祓刀,读祓词,结束之后由中臣宣祓词。常祀之外,向各大神社供奉币帛,都是由五位以下卜筮之人进行。

于是,平城天皇根据以上记录裁决:常祀(前面提到的祭祀日)之外,奉币使由中臣、忌部两家共同担当。

平城天皇根据古籍进行裁决,没有询问朝中大臣的意见,藤原内麻吕觉得非常惭愧,于是,两次上表请求辞去大臣之职。这件事原本就有先例可循,而且只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但竟然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说明其中另有内情。这些事情的背后也许有藤原仲成等人的谋划,不过,由此也能看出藤原仲成的能力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