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灾疫与寺院

五、灾疫与寺院

天历元年(947年)六月,连降大雨数十日,随后痘疮流行。《日本纪略》天历元年(947年)八月条记载:

去(天历元年,即947年)六月间,年三十以下男女烦小疮。今月(天历元年即947年八月)以后,尤炽盛。其疮为体,或如粟或如豆。去延喜十五年(915年)有此疮,世俗号曰疱疮云云。

天历元年(947年)八月十七日,可攘除疱疮,诸社奉币读经。官符给五畿七道诸国也。(村上)天皇、(朱雀)上皇共恼疱疮也。

天历元年(947年)八月十九日,赈给各米百斛、盐三十笼于东西京,是依疱疮及赤痢事也。

天历元年(947年)十月五日条记载:

女御藤原述子,卒东三条第,年十五。依疱疮之间产生也。号弘徽殿女御,左大臣(藤原实赖)女也。

由此可见当时疫情的惨状。

至于水旱、大风等,几乎年年都有,各国不堪租税,诸事不顺。于是,天历十一年(95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改年号为天德。《日本纪略》记载,这一年谷价奇高,可以想象当时百姓生活的艰难。

然而,每次发生天灾、疫病或者兵乱,朝廷都会让僧侣修法祈祷。所以只有僧侣越来越富裕,甚至开始沾染奢华风流的习气。寺院的法会变成了一种表演,而寺院本身则变成了男女共游的俱乐部。

正所谓“利之所在,民之所争”,天历三年(949年)正月,东大寺僧众不满别当宽救的所为,五六十人进京告状。其中,十余人被安排居住在式部少录贺阳真正府邸,突然间起了争执,相互殴杀,丑态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