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元之乱
崇德上皇自从退位后,一直郁郁寡欢。近卫院驾崩后,崇德上皇即便自己无法重祚,但依然希望自己的第一皇子重仁亲王能够继承大位。后来,不仅继位之事落空,连立太子也变得遥不可及。崇德上皇十分愤慨,便开始秘密谋划和祈愿,让自己重祚,然后让位给重仁亲王,并将这件事告知了一部分心腹。
左大臣藤原赖长曾觊觎兄长藤原忠通的关白之位,却未能如愿。近卫院驾崩以后,他又因涉嫌诅咒而被鸟羽上皇疏远。后白河院即位后,藤原忠通继续担任关白,藤原赖长也因此对鸟羽上皇心生怨恨。特别是太子妃定下来以后,藤原赖长已经完全失去了成为关白的可能。就在藤原赖长心中满是不平之时,他察觉到了崇德上皇意图重祚的苗头,于是,频频造访崇德上皇的御所,希望通过辅佐崇德上皇,达成自己的夙愿。
当时天下第一的学者,众人畏惧的藤原赖长愿意辅佐自己,崇德上皇又怎么会拒绝呢?于是,崇德上皇毫不犹豫接受了藤原赖长的投诚,并委托他进行谋划。
保元元年(1156年)夏天开始,鸟羽上皇开始卧病,病情日重,朝中局势变得敏感,朝臣们也变得小心谨慎。就在这个时期,与关白不和,且素有“恶左府”威名的藤原赖长却频频造访与鸟羽上皇不和的崇德上皇。这个举动自然就变得十分惹眼。于是,内大臣藤原宗能秘密上书鸟羽上皇。《愚管抄》记载:
(鸟羽上皇病重之际)内大臣藤原宗能(中略)秘密上书鸟羽上皇:“不知法皇可曾试想,自己闭眼之后,世事将会有何变化?现天下已有大乱之兆,望法皇早做安排。”
可见崇德上皇与藤原赖长的谋划,已经被一部分人知晓了。鸟羽上皇收到上书之后,认为确实如此,便马上召集平清盛等北面武士十余人,命他们递交誓书,交由美福门院藤原得子保管,并嘱咐信西要尽心协助关白藤原忠通,还秘密交代后白河院,如果发生万一之事,便与藤原忠通、信西商议,并命平清盛等人守卫。
这时,崇德上皇听说鸟羽上皇病重,来到鸟羽殿。而鸟羽殿这时正是非常时期,大门紧闭,守卫森严,所有人非召不得入内。尽管是崇德上皇亲临,但因为没有鸟羽上皇的召见,所以守卫没有准许崇德上皇入内。
崇德上皇大怒,却无可奈何,他想:到鸟羽南殿应该没有人守卫,于是,打算从那边进入。崇德上皇在前往鸟羽南殿的途中,路遇一个十七八岁的无礼小辈。崇德上皇的随从将这无礼小辈教训了一顿,还打坏了他一只眼睛。
谁知,这个无礼小辈是土佐守藤原亲家的儿子藤原亲范,他的母亲土佐局是鸟羽上皇身边的侍女,他当时正是替母亲出门办事后返回。于是,他回到家中,马上将事情告知了母亲。土佐局十分气愤,便将这件事告诉了鸟羽上皇。
鸟羽上皇大怒道:“朕在世时,尚且如此。朕若归天……”鸟羽上皇气得眼睛圆瞪,咬牙切齿,话没说完,当时[47]就驾崩了。
崇德上皇听说鸟羽上皇驾崩的消息,打算从鸟羽南殿进去,结果右卫门权佐藤原雅方却奉遗诏,禁止崇德上皇入内。崇德上皇大怒,马上返回白河殿,打算秘密号令各国发兵。当时,藤原赖长还在宇治别院,他听说鸟羽上皇驾崩的事情后,正准备进京,崇德上皇也派了使者来催促他尽快进京。
朝廷方面已经知道崇德上皇谋反的事情,所以安排了安艺守平清盛等人守卫宫门。关白藤原忠通、内大臣德大寺实能等,则将剑玺献给后白河院,表明对后白河院的支持。同时,他们还召集了之前递交誓书的武士,命检非违使平基盛把守宇治、检非违使平维繁把守粟田口、检非违使平实俊把守苦集灭道、检非违使平资经把守大江山、检非违使源季实把守淀,负责抓捕各国进京的士兵。当时,平基盛抓获了一个名叫源亲治的人,拷问后得知,他是奉崇德上皇之命进京。平基盛赶紧将他囚禁起来,并派平信兼前往宇治逮捕藤原赖长。
然而,藤原赖长早已秘密从小路进京,并潜入白河殿参见崇德上皇。以藤原赖长为首,崇德上皇一方召集了参议中将藤原教长、左中将源成雅、右马权头藤原实清、前山城守藤原赖辅、少纳言藤原成隆等朝臣,以及武士左卫门尉平家弘父子、能登守藤原家长、右马助平忠正、藏人源赖宪等人。崇德上皇还派藤原教长招揽前检非违使源为义。《愚管抄》记载:
源为义马上带着两个儿子,即四郎左卫门源赖贤、八郎源为朝去参见崇德上皇。而嫡子源义朝则坚定地站在后白河院一侧。源为义、源义朝父子二人也长年不和,这也说来话长。
源为义完全是因为与源义朝不和,才站在了崇德上皇一侧,所以后面才会发生源义朝亲手将源为义斩首的事情。
当时崇德上皇一方召集了一千余人。于是,源为义提议:“众人应该马上护卫崇德上皇前往宇治,然后斩断宇治桥,稍微拖延一下时间。或者进入近江国,背靠甲贺山与敌方抗衡,同时召集坂东平氏前来助阵。又或者直接往关东方向转移,守在足柄山要害,以逸待劳。”
藤原赖长却主张:“我们先等明天大和国的援兵到了再说。”不肯撤退。
源为义的儿子源为朝则建议:“我们应该今晚就夜袭东三条皇居,并在上风放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定能取胜。”
藤原赖长却认为这不是万全之策,没有采纳,只一心等待大和国的援兵到来。
后白河院一方,除平清盛之外,还有兵库头源赖政、左马头源义朝、式部少卿源重成、检非违使平维繁、平资经、平信兼、源义康、源光信、源季实等负责防卫。源义朝建议:“我们要这么守到什么时候?大人们在商议作战方略吗?所谓作战,不是这样的!兵贵神速,我们应该先发制人,一举将敌方击溃。我父亲源为义带领我的兄弟源赖贤、源为朝加入了上皇的阵营,他们虽然是我的亲人,但我既然加入了这一方,必然会竭力打败对方。我们现在就应该出动!”
保元元年(1156年)七月十一日清晨,藤原忠通终于下令:“那我们就马上出动吧!先下手为强!”
《愚管抄》记载:
源义朝大喜,挥舞着绘有红日的圆扇感慨道:“我源义朝,也是久经沙场。此前每次出战,无不心怀忐忑,不知是否会因此(私斗)蒙罪。然而,此次奉旨出征,心中坦荡,神清气爽! ”
于是,源义朝和平清盛兵分两路,从三条皇居出发,往中御门方向攻去。
由此可见,当时“私斗”盛行。
敌方突然大军压顶,出乎藤原赖长的意料。他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只有源为义父子马上聚众防守,特别是八郎源为朝,他是有名的神箭手。平清盛、源义朝见一时之间难以取胜,便在上风处点火,烟雾弥漫了整个白河殿。崇德上皇一方最初还能勉强支撑,后来渐渐落于下风。在此之前,崇德上皇、藤原赖长早已从御所逃走。《愚管抄》记载:
崇德上皇穿上直衣,乘上御马,身后坐着右马助平信实,一起往仁和寺觉性法亲王(崇德上皇御弟)处逃去。左大臣藤原赖长外衣里面穿上铠甲仓皇逃命,结果脸上中箭,落下马来。被身边的侍从抬走。(中略)
藤原赖长在藤原经宪等人的护卫下,从桂川的梅津乘坐小船逃往宇治,试图向藤原忠实求助。但这一次,藤原忠实拒而不见,藤原赖长无奈,只得继续往大和国般若道方向逃去。次日,藤原赖长身亡。
据高阶仲行回忆:“当时左府大人(藤原赖长)还没来得及上马,正站在大炊御门御所(白河殿)正堂敞开的大门内发号施令,一支流箭飞进来,射中了左府大人(藤原赖长)耳朵下方。当时门边正好有辆马车。于是,藏人大夫藤原经宪就扶着左府大人(藤原赖长)上马,从桂川乘坐渔船,沿着木津河下行。左府大人(藤原赖长)知道知足院大人(藤原忠实)已经前往南都避难,于是,派遣使者传话,请求一见。但知足院大人(藤原忠实)回答,已经无须再见。左府大人(藤原赖长)在船内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气绝身亡了。于是,藤原经宪与图书允利成、监物藤原信赖等几人,在般若寺大道下船,搬着左府大人(藤原赖长)的遗体前行了三十余米,就在那儿为他举行了火葬。”
我[48]从很多人口中听说了这件事的不同版本,对照下来,这个版本应该是可信度最高的。
后一种说法应该就是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