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新立庄园及设置记录所
先帝(后冷泉院)在位时,就有意抑制摄关的权势,试图亲政。后三条院在即位以后又更进了一步,亲自主持政务改革。长期以来,权门势家、寺庙神社等特权阶级与地方豪族相勾结,大量开垦私田,国司等也纷纷效仿,导致田租调庸等都无法按时缴纳。
治历四年(1068年),后三条院即位。治历五年(1069年)二月二十三日,后三条院下诏各国:
(大意)废止宽德二年(1045年)以后各国新立庄园(私垦田地)。在此之前开垦的庄园,如果券契不分明,于国务有妨碍者,也需废止。
治历五年(1069年)闰二月十二日,朝廷设记录所。记录所负责征集各国庄园的券契,检验真伪。这样的圣旨,对于朝野内外,无异于晴天霹雳。可以想象,当时上至关白,下至各地豪族,无不震惊错愕。《愚管抄》记载:
延久年间,朝廷始设记录所。因为后三条院意识到,日本各地的庄园,没有天皇或官府颁发的合法文书,就将国家的土地圈为私有,这已成为国家一大弊害。特别是藤原赖通担任关白时,全国到处都是摄关家的庄园,给国司追缴田租造成了很大的妨碍,这些事情也渐渐传到后三条院的耳中。
然而,后三条院下令所有庄园必须提交合法文书供记录所查验时,藤原赖通十分干脆地回答道:“我家的庄园好像都没有这些东西啊。我辅佐天皇五十年间,各地领主因为种种原因,把领地赠送给我,我也就答应一声收下而已。那些文书什么的,我全都没有。我名下的庄园,如果你们觉得哪里不合法,就全部没收好了!既然天皇下令整顿庄园,我作为关白,自然要率先支持。不合法的庄园,那就要全部没收。”(中略)
后三条院思索良久,重新追加了一条圣旨,下令记录所查验全国庄园的所有凭证,但藤原赖通的庄园无须查验。这样一来,这条命令就完全失去了效力。(中略)
当时,藤原教通担任藤原家的家督。延久年间,藤原氏氏寺兴福寺与当地国司发生争议,双方僵持不下,闹到了御前,请求天皇圣裁。后三条院打算准许国司的请求。这时,藤原教通说:“我藤原氏一族之长颜面无存,不知氏神做何感想。一切但凭圣裁。我只等氏神降旨。”说完,当即就离席而去。满朝文武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最后,后三条院还是准许了兴福寺的申诉。于是,兴福寺开坛讲授《法华经》,祈求国泰民安。
《续古事谈》记载:
后三条院,居太子之位二十年,静心学问,不仅才通和汉,更能执掌天下之政。这位天皇即位后,便进行了各种政治改革。其中,对于各国官员捐功连任(其实就是花钱买官)的现象,后三条院严令禁止。但关白藤原教通却以修建兴福寺南圆堂为由,向后三条院申请准许官员捐功。这样一来,就触到了后三条院的逆鳞,后三条院怒斥道:
“摄政关白这样的重职,原本只有天皇外祖父才能担任,朕毫不犹豫地任命你担任这个职位,你却如此违逆朕的法令!朕十分生气,请马上出去!”
不仅如此,后三条院还大声叫所有藤原氏大臣全都出去。春日明神的威仪,在这一刻完全堕入了尘埃。满殿的藤原氏朝臣,纷纷起身,跟在藤原教通身后退出了大殿。
由于事情太过激化,后三条院最终还是作出妥协,将关白藤原教通及其他藤原氏臣子召回,并准许了藤原教通提出的用官员捐功来修建南圆堂。
以上两种说法孰是孰非暂且不管,但即使是在那种场合下,还会提“春日明神的威仪”云云,可见藤原家族在朝廷中的绝对优势力量。这也成为后来“神木入洛”[24]的导火索。
当年藤原赖通不肯献上“壶切”宝剑,已经能看出藤原氏权势之盛。在此次整治庄园事件中,面对验收田地券契的记录所,藤原赖通竟放言说:“那些文书什么的,我全都没有。我名下的庄园,如果你们觉得哪里不合法,就全部没收好了!”最后,后三条院也因为与藤原家代代的纠葛,准许藤原赖通免于提交券契,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庄园。然而,谁能想到,这些庄园流传到后世,却成为藤原氏子孙不睦的源头,具体状况,可以参看后文藤原基通、藤原基房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