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烧讨及平清盛愤死
承治四年(1180年)十二月十五日,平知盛传来了大破山本义经(源义经)的捷报。平氏一族士气大振,决意乘势一举平定恶僧之乱。
承治四年(118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藏人头平重衡领兵发往南都。然而,山本义经(源义经)败亡之后,恶僧的势力不减反增。《玉海》承治四年(1180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条记载:
河内地方,被寄官兵之处,为大众被射危,三十余人被打取了,其后被追归了。
然而,平重衡出兵之后,一改以往平氏对僧徒的顾忌态度,痛下狠手。僧徒一方虽然人多势众,也顿时溃不成军。
承治四年(118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东大寺、兴福寺两寺的禅房被大量烧毁。败亡的僧众逃往北方——这些人后来成为木曾义仲(源义仲)入京的向导。这也是平氏北部战线落败的导火索。
次年,即养和元年(1181年,七月十四日改元)正月十四日,高仓上皇驾崩,时年二十一岁。葬于清闲寺,谥号高仓院。
不久之后,平清盛也薨逝。《愚管抄》记载:

源义仲
平相国入道(清盛),同(承治)五年(养和元年,即1181年)闰二月五日,热病愈重,不久薨逝。
《皇帝纪抄》记载:
大相国禅门(平清盛)病恼,才六七日薨。
可见平清盛之死事发突然,想必平氏一门也措手不及。
养和元年(1181年)三月十日,此前出征讨伐源氏的平重衡、平维盛、平通盛、平知度、平忠度等官军,在尾张国洲俣河附近与源行家对战获胜。源行家仓皇败走。捷报传到京师时,一方面因为京城附近的僧乱已经平定,可以暂享太平,另一方面,根据《玉海》《皇年代略记》等记载,当时水旱虫害等自然灾害导致饥荒饿死,无法提供军粮,所以朝廷不再向外发兵征讨。
养和元年(1181年)八月,朝廷下旨任命藤原秀衡为镇守府将军,征讨源赖朝。并任命越后国城四郎平资长为越后守,征讨源义仲。

藤原秀衡
养和元年(1181年)八月十六日,平通盛被任命为大将军、平知度等为副将军,一同征讨源义仲。伊势守平清纲则奉命征讨源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