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藤原氏劝学院

二、藤原氏劝学院

弘仁十三年(822年)(一说为弘仁十二年,即821年),藤原冬嗣在大学寮旁建“劝学院”,将其作为藤原氏子弟的学堂。这也是嵯峨天皇奖学之风的体现。这个劝学院一直延续到后世,甚至大学寮废弃之后,劝学院依然在讲授学问。当时有一句谚语,“劝学院里,连麻雀都会唱《蒙求》[23]”,可见劝学院在当时影响力之大。

在此之前,藤原冬嗣曾奉父亲藤原内麻吕遗命,于弘仁四年(813年)在藤原氏氏寺——兴福寺旁另建了一座寺庙,将其命名为南圆堂,在其中安放不空羂索观音菩萨像,并请空海法师进行落成供奉。

《水镜》等记载,南圆堂建造时,施工工人中有一位老翁,咏了一首和歌:

补陀落南佛堂成,院北藤花岁自荣。

这位老翁其实是春日明神的化身。从此以后,藤原北家代代极尽荣华,长盛不衰。

“春日明神的化身”之类的,原本并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不过,这首和歌被收录在《新古今和歌集》的“神祇”部,而且诗前小序注明“此诗为神明所作”,可见当时民众对此都深信不疑。

当时空海法师在宫中设内道场,修法祈求国运长久。于是,藤原内麻吕父子也效仿而为之,在氏寺旁营建道场,祈祷家运长久。再加上空海是当时天皇信奉的第一高僧,即便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也有与之建立紧密联系的必要。

春日明神

至于创办家族学堂,虽然也有培养人才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朝廷的认可和族人的敬仰,提高藤原北家的声望。

【附记】藤原冬嗣与藤原北家在当时的地位:

弘仁六年(815年),嵯峨天皇将夫人橘嘉智子立为皇后,和历史上大多数事件一样,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这位皇后是内舍人橘清友的女儿,橘清友是橘诸兄的孙子——橘诸兄的夫人藤原多比能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光明皇后的御妹。橘诸兄与藤原多比能所生的儿子橘奈良麻吕便是橘清友的父亲。也就是说,将橘嘉智子立为皇后,应该是藤原冬嗣的谋划。

后来,嵯峨天皇的第二皇女洁姬下嫁藤原冬嗣——能与皇室之间建立如此紧密的联系,藤原北家的荣华,又怎么会仅仅源自春日明神的护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