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忠平任关白、立太子及朱雀天皇禅让
随着朱雀天皇年岁渐长,天庆四年(941年)十一月,藤原忠平辞去摄政之职。于是,朱雀天皇下诏,朝中大小事务,百官均需关白太政大臣(藤原忠平)[52],然后再行下达,一切均仿仁和旧例。
天庆七年(944年)四月,朱雀天皇册立皇弟三品太宰帅成明亲王为皇太子(不称皇太弟)。当时朱雀天皇膝下尚无皇子,这应该是藤原忠平的决定。
天庆九年(946年),朱雀天皇举行禅让大典。《日本纪略》记载:
天庆九年(946年)四月十九日己卯,于宜阳殿,行固三关并警固事,依明日有(朱雀)天皇御让位也。
在这条记录之前,并没有朱雀天皇身体抱恙,或者是商议退位的记载,所以这一条记载显得十分突兀。与历代天皇退位的先例对比,此次退位显得有些奇怪。朱雀天皇退位的原因,大约是即位以来,各国凶歉疫病、京都大风等异象频频发生,以及东西兵乱,虽然后来平定,但依然天灾不绝。《大镜》记载:
朱雀天皇性情温和,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将门之乱”以后,朱雀天皇总是提心吊胆,不久就退位了。退位的过程,也颇奇怪。
据说有一天,朱雀天皇行幸至母后(藤原稳子)处。母后(藤原稳子)对天皇(朱雀)说:
“如今动乱平息,天皇一切顺遂,本宫深感安慰。”
然后接着说:
“接下来,我也想看看东宫(成明亲王)当上天皇的样子呢!”
朱雀天皇心想:
“看来母后想要太子即位,等得很心急了呢!”
朱雀天皇很快就提出了退位的想法。母后(藤原稳子)听后叹息道:
“哎,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遥想了一下很久以后的场景而已!”
不久之后,朱雀天皇退位,众人皆叹。于是,朱雀天皇作了一首和歌,抒发退位当天的心情,并将这首和歌赠予了母后(藤原稳子):
日出东山,光耀四方。时雨霖霖,浸染何方。[53]
母后(藤原稳子)也作和歌相和:
时雨侵染,白云降处。晴也此山,阴亦此岭。[54]
朱雀天皇退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居住在宫中的绫绮殿。据说是对退位有了后悔的想法,所以在这里祈祷复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朱雀天皇从小体弱多病,藤原忠平虽然辞去了摄政之职,改任关白,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调整,实际上国家政务还是由藤原忠平一人裁决。然而,藤原忠平担任摄政以来,连年灾祸频发,而且发生了“将门、纯友之乱”。特别是平将门,曾经在藤原忠平身边从仕,希望能得到藤原忠平的提携成为检非违使,但被藤原忠平拒绝,继而回到东国,起兵作乱。
当时的日本,深受中国“国之灾祸,责在朝臣”等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必定有一部分皇统源氏,背后对藤原忠平有所议论,甚至也有人希望他因为平将门的事情引咎辞职。然而,藤原忠平本人却完全没有这种意思,甚至还将自己的儿子藤原实赖晋升为右大臣。父子同朝,显赫一时。其他人看在眼里,心中更是不快。渐渐有人议论,说他们父子趁朱雀天皇病弱,把持朝政,作威作福。
这些议论传到藤原忠平父子耳中,父子二人开始思量:肯定有人在暗中筹谋天皇废立之事,即便事情不成功,也会造成朝廷纷乱,难以收拾。不如趁朱雀天皇还没驾崩之前,提前册立自己中意的皇子,才能阻绝这种祸乱。
于是,藤原忠平父子迅速册立朱雀天皇同母弟太宰帅成明亲王为皇太子。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无法放松警惕。因为朱雀天皇年近二十,眼看就能拥有自己的皇子,到时候事态就会变得复杂,说得过分一些,就会造成阳成天皇一样的遗憾。
然而,劝朱雀天皇主动退位,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朱雀天皇同意,也难保其他大臣不会出言反对,从而导致事态不稳。幸好皇太后藤原稳子是藤原忠平的胞妹,于是,藤原忠平父子向皇太后(藤原稳子)进言:“(朱雀)天皇、皇太子(成明亲王),都是太后所生,现在(朱雀)天皇皇位不稳,不如让位给皇太子(成明亲王),这样对皇室和藤原家族,都更安全。”这也是藤原氏经常使用的权谋之策。
对于藤原忠平父子的建议,皇太后藤原稳子大约也十分赞同,所以才会在对朱雀天皇说完“如今动乱平息,天皇一切顺遂,本宫深感安慰”这番话之后,突然急转直下,说起“接下来,我也想看看东宫(成明亲王)当上天皇的样子呢”!这恐怕就是皇太后藤原稳子接受了藤原忠平父子的建议,暗示朱雀天皇退位的意思。从自己的母后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朱雀天皇心中不知做何感想。
所以,与历代天皇退位不同,这次退位之前并没有天皇患病等相关记录,而是非常仓促唐突地直接退位了。皇太后藤原稳子知道消息后,虽然叹息说“我并不是这个意思”,但退位已成事实,无法更改了。
正是因为这次退位太过突然,所以朱雀天皇身边侍奉的人都惊愕不已,才会有《大镜》中那句“众人皆叹”。朱雀上皇将自己的感受和身边人的反应写进诗中,赠给太后(藤原稳子)。太后(藤原稳子)回赠的“白云降处”,指的就是退位的朱雀上皇,所谓的“时雨”,指的就是人人叹息的声音。
《日本纪略》记载:
天庆九年(946年)四月二十日庚辰,(朱雀)天皇让位于皇太弟成明亲王,诏止太上天皇号,迁御绫绮殿(年二十四,新帝年二十一)。新帝(村上天皇)上表,再谢推让,敕不许。
天庆九年(946年)四月二十六日丙戌,诏上太上天皇尊号,又皇太后(藤原稳子)为太皇大后。
后来,天历六年(952年)三月,朱雀上皇御体有恙,天历六年(952年)三月二十六日落饰出家,法名佛陀寿。同年,即天历六年(952年)八月十五日驾崩,时年三十岁(《大镜》记载为三十七岁,有误),葬于山城国来定寺北野陵。朱雀上皇膝下没有皇子,只有一名皇女,即昌子内亲王。《大镜》记载:
朱雀上皇病重,而太皇太后宫(冷泉天皇皇后昌子内亲王)年纪尚幼,朱雀上皇不舍幼女,心中悲苦,随即咏和歌一首:
今欲往彼国,所眷唯此女。幸得君为种,吴竹世绵长。
此情此景,令人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