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少年关白
二条院即位以后,藤原忠通就辞去了关白之职,由他的儿子藤原基实接替。当时藤原基实才十六岁,他是第一位少年关白。其实,自从院政开始以后,关白已经是徒有虚名,到现在,更是暴露无遗。当时实际行使关白职权的,依然是藤原忠通。关于藤原忠通的生平,《今镜》记载:
法性寺大臣藤原忠通,(中略)其母是六条右大臣源显房之女源师子。他与仁和寺觉法法亲王(白河院皇子)是同母兄弟,所以他的母亲当年应该还侍奉过白河院,(中略)并生下皇子。那时,富家大臣藤原忠实还很年轻,他无意中看到源师子,心生恋慕,相思成疾。(中略)后来他把这件事跟白河院说了,白河院便将源师子赐给了他。(中略)
保安二年(1121年),藤原忠通成为关白,时年二十五岁。(中略)保安四年(1123年)正月,崇德院即位,藤原忠通任摄政。崇德院成年后,藤原忠通改称关白。近卫院即位以后,藤原忠通又担任摄政。(中略)后白河院即位后,藤原忠通继续担任关白,(中略)连续担任四代天皇的关白,两次担任摄政,可谓前无古人。(中略)
二条院即位时,藤原忠通将关白之位让给了藤原基实,自己则引退,被称为大殿[55]大人。应保二年(1162年),藤原忠通落发出家,时年六十六岁。(中略)长宽二年(1164年),藤原忠通以六十八岁高龄辞世。
藤原忠通幼年时曾被选为春日祭的使者。周防内侍作为女使者也一同前往,她写诗给这次春日祭的主管藤原为隆夸赞藤原忠通道:
藤氏千秋业,劲松次第出。神明今又见,心下或亦欢。
或许是祝祷应验,藤原忠通果然在位长久。他还在先祖贞信公藤原忠平建立的法性寺旁修建别院,所以被称为法性寺大人。(中略)
藤原忠通多才多艺,能作汉诗,(中略)也善制和歌,他的诗歌颇有古人典雅之风。他喜爱音乐,精通管弦,犹善古筝,曾在宫中游宴时献艺。在书法方面,他也颇有造诣,毫不逊色于古时名手。不管是汉字还是假名,都信手拈来,落笔成趣。新宫重建时,之前损毁的匾额,都是他模仿古风重新书写的。至于各处宫殿庙堂等的屏风诗,他也写了不知道多少。(中略)
藤原忠通从小就经常出入各种歌会,与当时的歌学大家源俊赖、藤原基俊等一同参加匿名诗歌评议会。(中略)他曾咏过这样一首和歌:
吉野山樱已开否?花气满溢漾春风。
藤原忠通对于汉诗也颇有见解,他曾向白河院献上三卷诗集(《续本朝秀句》),还曾受藤原基俊所托,将中国与日本的诗歌对照编排。(中略)他将自己创作的汉诗仿照中国的《白氏文集》之类编撰而成的诗集,在汉诗爱好者之间非常受欢迎。(中略)
在佛法方面,藤原忠通也深得佛学奥义。比叡山延历寺、圆城寺、东大寺、兴福寺等的高僧来宫中讲经时,藤原忠通都会在帘后认真倾听。他在自家府邸中举办法华八讲之类的法事时,也会尽力吸收佛法的奥义及其壮阔的精神世界。
可见藤原忠通虽然政治才干不如其弟藤原赖长,但确实多才多艺,绝非平庸之辈。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稳坐关白之位这么多年,虽然这只是一个虚名而已。